庐山高不极,重复岭参差。
下马濂溪墓,看题北海碑。
偃松支屋正,乱石阂泉迟。
随地看留憩,秋怀易有诗。

【注释】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有著名的东林寺。濂溪:水名,即今天的清源河。北海碑:指东汉北海相董仲舒的碑,刻有《雨中上梁》诗。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览古之作。首句写山高,次句写山复叠,第三句写下马看碑、题诗留念,末句以秋怀易有诗作结。全诗意境开阔,情志豪迈,是一首咏叹庐山的佳作。

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有著名的东林寺。濂溪:水名,即今天的清源河。北海碑:指东汉北海相董仲舒的碑,刻有《雨中上梁》诗。“发湓浦”三句:“发”,出发,动身。“蒲亭”,地名。在今江西南昌西南。《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四载:“彭蠡之口,一名鄱阳县,汉置蒲亭县。”《舆地纪胜》卷一三四:“彭湖县,本汉蒲亭县地,宋置彭城郡,元废为县。”“西渡”即指过彭蠡口。《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孙权曾封周鲂为豫章侯。《后汉书·郡国志》:“豫章,故庐江郡。”这里泛指南昌地区。“十首”句:《晋书·谢安传》:“桓温每要加九锡之赏,谢公固辞。既不能却,神闲意定,作答云:‘封禅诏下,便是魏武帝;回洛檄作,便应周公;讲礼图成,便是孔子;平抚诸戎,便同仲达;坐谈征讨,便似孟德;东山再起,便是王敖;若皇命问臣:陛下欲何等官?乞给雪绢百匹,亦不欲居臣位矣。’既辞而不许,乃命驾出都。”这几句是说,我虽然辞谢了九锡之赏,但皇帝仍然不依,只好勉强应允,于是又上路了。

第一联:“庐山高不极,重复岭参差。” 庐山高耸入云,没有尽头,重重叠叠的山峰参差错落。这一句写庐山的高峻与连绵不绝。

第二联:“下马濂溪墓,看题北海碑。”作者来到庐山脚下的濂溪墓地观看了北魏著名学者郦道元的墓碑(北海碑),并写下了《游庐山》一诗,表达了对郦道元等人的崇敬之情。

第三联:“偃松支屋正,乱石阂泉迟。” 庐山上有很多苍松翠柏,它们支撑着房屋,挡住了水流。这两句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

第四联:“随地看留憩,秋怀易有诗。” 诗人看到沿途的风景,心情舒畅,便停下脚步欣赏风景,并随时吟诗作赋。这一句表明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