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看幽碣,匡庐大麓西。
樵人知禁采,有道自留题。
鹿洞分青嶂,莲花印紫泥。
中天一片月,万古照濂溪。
诗句解析与译文:
- “下马看幽碣,匡庐大麓西。”
- 释义: 下了马去看那些隐藏在深山中的墓碑。这里的“碣”指的是古代的墓碑或石碑。
- 注释: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大麓(意为高峻的山麓)。
- 译文: 在庐山的深处,我下马来欣赏那些隐蔽在山林中的墓碑。
- “樵人知禁采,有道自留题。”
- 释义: 砍柴的人知道不能随意砍伐树木,所以会留下标记以示尊重。
- 注释: “有道”指代道德、道理或者规则。
- 译文: 砍柴的人知道不能随意砍伐树木,所以会留下标记以示尊重。
- “鹿洞分青嶂,莲花印紫泥。”
- 释义: 鹿洞寺周围是青翠的山峰,寺庙内的印章刻着莲花图案。
- 注释: “鹿洞”为宋代名书院,位于庐山南麓;“青嶂”指青翠的山峰;“紫泥”可能指寺庙内使用的紫色泥砖或印章。
- 译文: 庐山的鹿洞寺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峰,寺内的印章刻有莲花图案。
- “中天一片月,万古照濂溪。”
- 释义: 天空中明亮的月亮,照亮了整个庐山。
- 注释: “中天”指天空的中心位置,也形容明亮。
- 译文: 在天空中最明亮的月光下,它照耀着庐山的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首句通过描绘庐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第二句则通过樵人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第三句进一步通过鹿洞寺和莲花印章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最后一句则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