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舞寒叶,僧房正掩门。
残钟警寥廓,新月易黄昏。
空境生群动,羁愁积众喧。
晨光满幽听,一一早鸦翻。
【注释】
宿:住宿。德藏寺:寺庙名。
短棹:短小的船桨。
僧房:僧侣居住的房间,亦指寺庙。正掩门:正好关上了门。掩:闭门。
残钟警寥廓:“残”指寺院中敲响的钟声;“警”是警觉之意;“寥廓”形容空旷寂寥。
新月易黄昏:新的月亮刚升起,天色已暗。
空境生群动:空旷的野外到处都有动物活动。
羁愁积众喧:因思乡而引起的烦闷愁绪堆积如山,喧闹不已。
晨光满幽听:清晨的阳光洒满了寂静的环境。
一一早霞翻: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回荡在清晨的天空。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诗人夜间投宿德藏寺的情景。首联写夜幕降临时,僧人关闭寺门,诗人乘小船轻快地来到寺内投宿,此时寒风吹动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第二联写寺院里敲钟报晓,使空旷的夜空显得更为清静;第三联写诗人投宿后,感到孤寂无聊,思绪万千,于是凝神倾听四周的声音,却听到许多鸟儿在鸣叫;尾联写清晨时分,诗人被鸟儿清脆的叫声惊醒,又看到一早的太阳正在东方升起。此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投宿僧人住处、白天聆听鸟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的意境。
这首诗是一首很典型的纪行诗。全诗从日落写到天明,由晚至晓,时间跨度很大,但作者却能抓住一个“宿”字,将一天的活动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当中。
首句“短棹舞寒叶”,用动作描写,写出了自己乘舟来到寺中投宿的情景。“短棹”是短小的船桨,“舞”字用得传神,既表现了船桨的动作,也表现了风的强劲。“寒叶”是秋末冬初的叶子,这时寒气逼人,叶子飘零。
第二句“僧房正掩门”,用动作描写,写自己投宿后的所见。“正”字表现出投宿后的安静与平静。这两句是第一二句的总起,点出了投宿的时间和环境。
三、四句“残钟警寥廓”“新月易黄昏”,用声音描写和视觉描写,写出了自己投宿后的所闻所见。“残钟”是指寺院中敲响的钟声,“残”是未到正点的意思,这里指深夜还未打更,“寥廓”是空旷寂寥的意思,“新月”指的是刚升起的圆月。这两句是三四句的总起,点出了投宿后的时间和情景,为后文作了铺垫。
五、六句“空境生群动”,“空境”指广阔的野外,“群动”指各种动物都在活动。这两句是五六句的总起,点出了自己投宿后的感受。“羁愁积众喧”中的“羁愁”是指思乡之情,“群喧”则指烦闷愁绪堆积如山,喧闹不已。这两句是五六句的总起,为下一句作铺垫。
最后两句“晨光满幽听,一一早鸦翻”,用声音描写和视觉描写,写出了自己投宿后所做的梦。“晨光”指拂晓时分的阳光,“幽听”指静静倾听,这里指在静听中听到了鸟儿的啼鸣,“一一”是数词连用,表示连续不断的意思,这两句是七八句的总起,点出了自己在梦中所做的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