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庙知何代,山僧说魏公。
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
深草寺门古,夕阳归棹红。
荒凉无可咏,独啸竹林中。
韩明寺竹楼
野庙知何代,山僧说魏公。
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
深草寺门古,夕阳归棹红。
荒凉无可咏,独啸竹林中。
注释:
- 野庙:指没有经过修整、显得简陋的寺庙。
- 魏公:指北魏的名相拓跋焘(字泰宁),这里泛指古代的贤者或高官。
- 人烟:指村民。
- 半村树:一半是树木环绕的村庄,一半是田野或山丘。
- 鸟语:鸟儿的鸣叫声。
- 一溪风:一条小溪吹来的风。
- 深草寺门:古老的寺庙门前长满了青草。
- 夕阳归棹:傍晚时分,渔夫收船回家的情景。
- 竹林中:在竹林中独自吟唱或沉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田园风景图。首句“野庙知何代”,表达了对历史沧桑感的淡淡哀愁;次句“山僧说魏公”透露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四句则具体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如“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等,展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突然转变了情绪,由赞美自然美景转向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荒凉无可咏”表明诗人面对这宁静美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独啸竹林中”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