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愁生计,日高长闭门。
闲居谙稼性,鄙事解禽言。
露白园蔬长,霜清果裸繁。
每从邻父老,叹息话桃源。
【注释】:
世乱愁生计:乱世中,为了谋生,常常是愁眉不展。
日高长闭门:太阳高照的时候,人总是喜欢呆在家里。
闲居谙稼性:闲居在家的我,熟悉了耕种的道理。
鄙事解禽言:对于农事,我懂得一些。
露白园蔬长:露水干了之后,地里的菜长的又高又壮。
霜清果裸繁:霜降后,树上的果子长得又密又多。
每从邻父老:每次和邻家的老人家聊天。
叹息话桃源:感叹现在的生活不如陶渊明在桃花源中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在家乡隐居。诗前两句说“世乱”,为全篇定下基调。诗人以一个“愁”字点出了自己的心情。“日高长闭门”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因世乱而无法外出求取生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焦虑。第三句“闲居谙稼性”,表明了诗人退隐的原因——熟悉耕种之道。第四句“鄙事解禽言”进一步说明诗人对农事的了解。“鄙事”指的是农事,“禽言”是指鸟鸣,诗人通过听鸟鸣来了解农事的周期,这体现了他与农民们同甘共苦的生活状态。
第五至第八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露白园蔬长”“霜清果裸繁”“每从邻父老,叹息话桃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叹息话桃源”,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