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风尘起,东南百战时。
流人闻野哭,山鬼蔽丛祠。
阴电龙蛇蛰,秋饥鸟雀悲。
三吴正戎马,关塞罢登陴。

《秦溪杂诗八首·其二》是明朝诗人彭孙贻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朔漠风尘起:这里的“朔漠”指的是北方的沙漠地带,而“风尘起”则形容战乱纷扰、尘土飞扬的景象。这一句描绘了边疆战争的紧张局势。

  2. 东南百战时:这里的“东南”指的是中国东南部地区,而“百战”指的是多次战斗。这一句表明作者身处一个多事之秋,战事不断。

  3. 流人闻野哭:这里的“流人”指的是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人们,而“野哭”则是野外传来的哭声。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争中失去家园的人们的同情。

  4. 山鬼蔽丛祠:这里的“山鬼”可能是指山林中的鬼神,而“蔽丛祠”则表示被山林草木遮蔽的祭祀场所。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迷信或民间信仰的场景。

  5. 阴电龙蛇蛰:这里的“阴电”可能指的是阴间的雷电,而“龙蛇蛰”则表示龙蛇在地下冬眠。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神秘或超自然的现象。

  6. 秋饥鸟雀悲:这里的“秋饥”指的是秋天的饥荒,而“鸟雀悲”则表示鸟雀因为食物匮乏而悲伤。这一句表达了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7. 三吴正戎马:这里的“三吴”指的是今天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而“戎马”则表示战争。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战争给这些地方带来的破坏和混乱。

  8. 关塞罢登陴:这里的“关塞”指的是关口要塞,而“登陴”则是古代城墙上的一种防御设施。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战争结束之后,人们不再需要登上城墙进行守卫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战争、民间的生活和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