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来野望,大海日沧波。
旧国青山在,闲门白鸟多。
江湖归客老,岁月傍人过。
霜露中原遍,西风折芰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野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高天来野望,大海日沧波。
“高天”指天空广阔无垠,”野望”则表示作者在辽阔的天空下遥望远方。”大海”象征广阔的世界或自然,”日沧波”形容太阳在海面上显得巨大而壮观。
旧国青山在,闲门白鸟多。
“旧国”指的是杜甫的故土,”青山”意味着那里依然存在,尽管岁月变迁,但山河依旧。”闲门白鸟多”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门前有众多自由飞翔的白鸟。
江湖归客老,岁月傍人过。
“江湖”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归客”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仍有故土之情。”岁月傍人过”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只有岁月无情地流逝。
霜露中原遍,西风折芰荷。
“霜露”指自然界中的寒霜和露水,”中原”泛指中原大地,”西风折芰荷”则是说西风吹动荷叶和荷花,它们纷纷折断。这个场景传达出一种秋末冬初的凄凉美感。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示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苍茫。开篇即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壮阔景象,随后转入对故乡山川的怀念。诗中多次提及“旧国”、“青山”,以及“闲门”和“白鸟”,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也映射出他对时光荏苒、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中穿插着对季节变化的描述,如“霜露”与“西风”,这些元素增添了诗作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整体而言,《野望》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远近相宜的山水画,体现了杜甫深沉的诗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