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秋山更响,无可辨泉声。
万竹围如屋,寒涛浸入城。
佛灯深殿紫,鹤梦小窗明。
事事关幽况,空床月始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赏析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本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石公山的所见所感。“因秋山更响”是说秋天的山景更加清晰,声音也显得更为响亮;“无可辨泉声”是指泉水潺潺的声音已难以分辨。后两句写诗人在石公山的所见所思。“万竹围如屋”,“竹”字用得巧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密布的景象,“万竹围如屋”既表现竹林之茂密,也暗含着诗人心境的孤独与寂寞;“寒涛浸入城”,以拟人化手法,形容山中溪水的声势之大,仿佛波涛汹涌的江水漫过城墙,直扑城中。第三联是想象,描绘了一幅佛殿幽深,月色皎洁的画面:“佛灯深殿紫,鹤梦小窗明。”佛寺里的灯光映照在紫檀木的殿堂上,月光洒满了小窗上的白纱帘。“事事关幽况”,这一句是诗人的遐想,他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感到十分凄清,不禁发出了感叹:“空床月始生”,这是作者的独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悲凉之情。
【答案】
①“石公山”: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南。《太平寰宇记》载:石公山“山形似人,故曰石公”,山上有石洞,相传汉初蜀王刘禅曾避乱于此。②“因秋山更响”,指秋天的山景更显清晰,声音也显得更为响亮。③“无可辨泉声”,指泉水潺潺的声音已难分辨,因为被秋风和竹声掩盖了。④“万竹围如屋,寒涛浸入城”:万顷翠竹密密匝匝地环绕着山峦,好像把山峰紧紧包围起来似的;那从山谷中涌出的寒流,好像滚滚波涛冲击着城池一般。⑤“佛灯深殿紫”,指佛寺中的灯火通明,照得殿堂一片紫色。⑥“鹤梦小窗明”,指月光透过窗棂洒进小屋,给小屋平添几分温馨。⑦“事事关幽况”,是作者的感慨之语,表明自己身处困境,心情忧郁。⑧“空床月始生”,是作者的抒情之语,表明只有月光普照着孤寂的庭院时,才感到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