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知秋冷,山深作水香。
报更醒鹤唳,警夜枕河光。
野火磷相就,松阴月尽凉。
听泉眠再起,人影湿空堂。

注释:

一卧知秋冷,山深作水香。

报更醒鹤唳,警夜枕河光。

野火磷相就,松阴月尽凉。

听泉眠再起,人影湿空堂。

赏析:

《宿石公山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石公山的所见所闻,展现了石公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幽静的氛围。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一、二句:“一卧知秋冷,山深作水香。”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石公山的所见。诗人一觉醒来,感受到了秋日的寒冷,而山中的水源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的“秋冷”和“水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又展示了山水的特色。

三、四句:“报更醒鹤唳,警夜枕河光。”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石公山的所见。诗人听到更鼓的声音,惊醒了沉睡的鹤;夜幕降临时,河面上泛起了月光。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氛围。

五、六句:“野火磷相就,松阴月尽凉。”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石公山的所感。野火燃烧着,火光映照着地面;松荫下,月光洒满了地面,显得十分凉爽。这里的“磷相就”和“月尽凉”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七、八句:“听泉眠再起,人影湿空堂。”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石公山的所见和所感。他听着泉水潺潺的声音入睡;醒来时,发现地面上的人影已经湿了一片。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石公山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石公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幽静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和表达,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