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友山泽,净侣得无生。
思向拈花发,诗从击钵成。
槿篱芳径曲,苔砌石床平。
晨夕谈交处,枝禽语共赓。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诗句的意境,注意关键词语和典故,如“朱门”,即富贵人家的门户;“山泽”,指山林湖泽。
【解答】
首联,朱门友山泽:在豪门权贵家中结交山林隐逸之人。此句化用了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中的句子,意在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净侣得无生:与僧徒们结为清白之交,不会有什么灾祸。
颈联,思向拈花发:想起当年在灵隐寺中,曾与佛印大师一起欣赏了一次美丽的花朵盛开的景象。诗从击钵成:想当年在灵隐寺中,曾与佛印大师一起欣赏过一次优美的禅乐演奏。
尾联,槿篱芳径曲,苔砌石床平:庭院里,有一株槿篱,小径弯弯曲曲;院子里,有一块苔床,平整光滑。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园林画面。
晨夕谈交处,枝禽语共赓:早晚闲暇时光,与朋友谈论诗文,共同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杭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退居林泉、远离尘世烦嚣的闲适之情,以及与友人交往的乐趣。
“朱门友山泽,净侣得无生。”朱门:指富家大院。友:交往。山泽:山中水滨之地。此处借指隐居之所。这两句意思是说:在豪门权贵家中结交山林隐逸之人,过着清白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厌倦的心情。
“思向拈花发,诗从击钵成”。拈花:梵语,意为“悟”。击钵:僧人用钵作道具,以声传法,谓之“打佛”。据《五灯会元》记载,达摩祖师到少林寺后,为了考验弟子是否能够悟道,就问弟子:“吾传禅宗心印于汝,当听吾口,勿错举意。”弟子们听了都茫然不解。只有慧可禅师回答说:“我终不为传承!”达摩祖师于是把衣钵传给了慧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思念着当年在灵隐寺中,曾与佛印大师一起欣赏过一次美丽的花朵盛开的景象。想当年在灵隐寺中,曾与佛印大师一起欣赏过一次优美的禅乐演奏。
“槿篱芳径曲,苔砌石床平。”槿篱:木栅栏。芳径:芳香的小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庭院里,有一株槿篱,小径弯弯曲曲;院子里,有一块苔床,平整光滑。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园林画面。
“晨夕谈交处,枝禽语共赓。”“交”同“媾”,这里是交往的意思。“枝禽”:鸟儿。“语共赓”:互相吟诵、应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早晚闲暇时光,与朋友谈论诗文,共同吟唱。
这首诗写于诗人退居杭州之后,表现的是诗人晚年的闲适生活。全诗语言平淡自然,风格恬淡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