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耕十亩,夕秀更清疏。
野意关汀蓼,寒姿落涧阿。
向人偏偃蹇,傲月任婆娑。
持此芳深浅,霜天淡啸歌。
【注释】
莳菊 其一
秋阴耕十亩,夕秀更清疏。
野意关汀蓼,寒姿落涧阿。
向人偏偃蹇,傲月任婆娑。
持此芳深浅,霜天淡啸歌。
【赏析】
《莳菊》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一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菊花图。
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每一幅画面又都充满了诗意。
“秋阴耕十亩,夕秀更清疏。”这两句诗描述了菊花种植在广阔的稻田里,夕阳下显得更加清新而疏朗。这里的“秋阴”可以理解为秋天的阳光,它给菊花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使得菊花更加生机勃勃。“夕秀更清疏”则描绘了菊花在夕阳下绽放的情景,它们在阳光下变得更加明亮、清新和疏朗。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菊花图。
“野意关汀蓼,寒姿落涧阿。”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形象。这里的“野意”可以理解为野性之美,即不拘泥于世俗的美;而“关汀蓼”则指水边的芦苇丛生之地,给人一种自然、野性的感觉。“寒姿落涧阿”则描绘了菊花在寒冷的涧边生长的情景,它们不畏严寒,依然傲然挺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菊花的野性和自然美,为我们展示了菊花的另一幅美丽画卷。
“向人偏偃蹇,傲月任婆娑。”这两句诗描绘了菊花的傲气和不羁之态。“向人偏偃蹇”可以理解为菊花面对人类时,总是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而“傲月任婆娑”则描绘了菊花在月光下自由自在地摇曳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傲气和不羁之态,为我们展现了菊花的另一种魅力。
“持此芳深浅,霜天淡啸歌。”这两句诗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持此芳深浅”可以理解为保持这种菊花的美丽和香气长久流传,而“霜天淡啸歌”则描绘了在霜天中吟唱歌曲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音乐的融合,为我们带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菊花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以及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菊花图。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菊花的形象和美感传达给了读者,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感受到了菊花的美丽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