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木精化青牛,瘦骨不朽沈江洲。
江州水激鱼龙秋,神物始出随回流。
玲珑嵂崒谁能锼,山僧得之溪洞酋。
蛮方僻远绝赏鉴,木尔韬晦谁怨尤。
洞江先生好事者,邂逅愿脱千金裘。
古来琴材出爨下,拔尔幸免为人槱。
风厓雨谷偕我老,无复梦想仍丹邱。

诗句释义

1. 万年木精化青牛,瘦骨不朽沈江州。

  • “万年木精”指传说中的木材精灵,能化为青牛。
  • “瘦骨不朽”形容这种木材经久耐用,不会腐烂。
  • “沈江州”意味着这种木材被放置在江州(可能是指一个水边或湿润的地方),使其得以保持完好。

2. 江州水激鱼龙秋,神物始出随回流。

  • “江州水激”指的是江州的河流水势强劲,能够激起水中的鱼龙。
  • “神物始出”表示在这种强烈的水流中,神奇的物体开始出现。
  • “随回流”说明这些神奇的物体随着水流回到了源头。

3. 玲珑嵂崒谁能锼,山僧得之溪洞酋。

  • “玲珑嵂崒”形容物体的精致和坚固,不易被切割。
  • “谁人能锼”询问谁能将这种难以切割的物品雕琢成器物。
  • “山僧得之溪洞酋”说明山中的僧人在溪边的山洞里找到了这种珍贵的材料。

4. 蛮方僻远绝赏鉴,木尔韬晦谁怨尤。

  • “蛮方僻远”指的是远离中原的少数民族地区。
  • “绝赏鉴”意味着这种木材不被中原人所知,无法欣赏其价值。
  • “木尔韬晦谁怨尤”表达了对这种木材默默无闻、不被外界赏识的惋惜之情。

译文

万年木精化作青牛,瘦骨依然不朽沉入江州。
江州水急激荡鱼龙,神奇之物随之流回原处。
精巧玲珑难以雕刻,山僧在溪洞酋长发现。
远离中原的蛮方之地,无人赏识珍贵木材。
木尔韬晦隐于深山,谁又对此感到怨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珍稀木材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未被充分认识和珍惜现象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木材的描绘,展现了它独特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