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暮雨收银竹,白岩轩前月可掬。
开轩见月弄清影,辄有新诗续淇澳。
翠筠缥节想停云,金薤银枝知夺目。
此君择地托寸根,雪拥霜培渐蕃育。
去年崛起才二三,今岁旋添馀五六。
不随凡卉竟滋蔓,似识衰荣相倚伏。
忆我江头坐啸时,风雨潇潇拂茅屋。
别来几度长儿孙,回首光阴一何速。
春城满眼桃李颜,如对宋朝亲卫祝。
渴心爱濯君子风,幸接高林不须卜。

次乔选郎宇咏新竹韵

秋山暮雨收银竹,白岩轩前月可掬。

开轩见月弄清影,辄有新诗续淇澳。

翠筠缥节想停云,金薤银枝知夺目。

此君择地托寸根,雪拥霜培渐蕃育。

去年崛起才二三,今岁旋添馀五六。

不随凡卉竟滋蔓,似识衰荣相倚伏。

忆我江头坐啸时,风雨潇潇拂茅屋。

别来几度长儿孙,回首光阴一何速。

春城满眼桃李颜,如对宋朝亲卫祝。

渴心爱濯君子风,幸接高林不须卜。

译文:

秋天的山岭上,傍晚时分下起了细雨。在一座白色的岩石前,明亮的月光可以伸手捧取。打开窗户,看到那明亮的月亮洒下清冷的影子,心中便涌出新的诗歌,就像《诗经》中的“淇奥”一样。我想着那翠绿色的竹子,它如同天上飘动的云彩,又像金色的蒜叶和银色的花枝,它们一定非常引人注目。

这个君子选择了这样的地方,把小小的一根竹子寄居在这里,就像雪花一样覆盖着它的根部,就像霜雪一样培育着它,渐渐让它茁壮成长。

去年,这个君子只有两三根,今年它已经增长到了五六根,可见这个君子的生长是非常迅速的。它不像普通的花草那样,只会生长却不懂得凋谢,而是懂得了生与死、盛与衰的道理,相互依靠着生存。

我还记得,以前我在江边的时候,常常独自坐在那里吹箫,那时的风雨萧萧,仿佛能吹落茅屋上的叶子。自从你走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你了,每次回头去看时光,都觉得它过得非常快。

春天的城中到处都是盛开的桃花和李花,就像宋朝皇帝亲自为守卫的士兵祝福一样。我渴望能像这个君子一样,沐浴在君子之风中,不用占卜就能找到一个好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选取了一株新竹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新竹的生长、姿态、气质以及与其它植物的关系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勃发和生机盎然的赞美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明快清新,意境幽雅秀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写景,通过“秋山暮雨收银竹”,“月可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这里的“收银竹”指的是竹子上挂着的雨珠,而“月可掬”则形容月亮的明亮和可爱。这样的环境为下文的咏物作铺垫。

颔联直接进入主题,以“开轩见月弄清影”开始,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看到月光照亮竹林的景象。这里的“弄清影”既指月光照亮了竹子的影子,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明朗而豁达。紧接着,诗人用“辄有新诗续淇澳”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进一步描绘新竹的特点。“翠筠缥节想停云,金薤银枝知夺目”,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新竹比作天上的云朵和地面上的花枝,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金薤银枝”则进一步强调了新竹的美丽和珍贵,使人为之倾倒。

尾联则转入对新竹生长环境的赞美。“此君择地托寸根,雪拥霜培渐蕃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新竹生长环境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雪拥霜培”意味着新竹得到了极好的保护和滋养,使其不断壮大。最后一句“似识衰荣相倚伏”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认识和感慨。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新竹的描绘来表达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动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新竹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的旺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