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团团出,闺中夜夜看。
愿随明月影,一照玉关寒。
【注释】
明月团团出:圆圆的月亮从东边升起。团团,完整圆。
闺中夜夜看:妻子在闺房内,每晚都看到明月。
愿随明月影:希望能够像月光一样跟随丈夫。
一照玉关寒:让月光洒在边关,让那里的将士不再寒冷。
【赏析】
此诗为征妇写情词。首二句写景;次二句抒怨;后两句写志。全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写得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明月团团出,闺中夜夜看。
愿随明月影,一照玉关寒。
【注释】
明月团团出:圆圆的月亮从东边升起。团团,完整圆。
闺中夜夜看:妻子在闺房内,每晚都看到明月。
愿随明月影:希望能够像月光一样跟随丈夫。
一照玉关寒:让月光洒在边关,让那里的将士不再寒冷。
【赏析】
此诗为征妇写情词。首二句写景;次二句抒怨;后两句写志。全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写得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注释: - 月:月亮。 - 关山秋夜月,南客独来看:在秋天的晚上,我在关山看到明亮的月亮,我是南方来的客旅。 - 野迥金波阔,风严玉兔寒:荒野辽阔,月光照耀下像金波一样广阔;秋风凛冽,使得玉兔(月亮)也感到寒冷。 - 不堪闻戍鼓,且未息征鞍:我不忍心听到战地的号角声和士兵们征战的鼓声;而且我还未曾停歇过征战的步伐。 - 孤寡空村里,何时涕泗乾:我孤独地站在空荡荡的小村庄里,不知何时才能流干眼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分析意境,理解内容要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思想主旨、诗词的手法技巧、诗歌的情感等相关内容。 “往岁”的意思是去年,“一骑入云中”的意思是我骑马进入云中。“皇华思往岁,一骑人云中”的意思是:回想去年此时,我骑马进入了白云之中(指长安)。诗人用一个“思”字将回忆往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笛里愁人月
春日掖垣书感 迟日掖垣阴,殷忧愧此心。 御戎无上策,抚事独长吟。 花柳青春好,烟霄紫阁深。 悠悠空岁月,衰白易相寻。 释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对皇宫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首句“迟日掖垣阴”,表达了春天阳光渐长,但宫中的阴暗角落仍让人感到压抑。第二句“殷忧愧此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愧疚,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为国家出谋划策,内心深感惭愧。第三句“御戎无上策”,指出了现实中的困境和挑战
居庸关 天设居庸险,乾坤此北门。山川通上郡,形势冠中原。 铁骑连三戍,金城迫九阍。万方资阨塞,永荷太平恩。 注释:居庸关:指位于北京市的居庸关长城。天设居庸险,乾坤此北门:居庸关地势险要,是进入北京城的北门。山川通上郡,形势冠中原:居庸关周围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势险要,是进出上都(今北京)的要道,其地势也仅次于燕、赵、魏、齐等国,位居中原诸侯之列。铁骑连三戍,金城迫九阍:据《明史》记载
注释: 1. 过德州:经过德州。 2. 迟日虹川远:红日渐渐西沉,彩虹横跨在远处的山川之间。 3. 春风锦䌫长:春风拂动着长长的柳条。 4. 村明花几树:村庄里的几棵树上开满了鲜花。 5. 河折柳重行:河水曲折流淌,柳树重重重叠。 6. 汉使昭星象:汉朝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西方的地理信息和星象知识。 7. 周官列职方:周公制定职方制度,将天下分为九州,各州设立官员负责管理。 8. 闲情触佳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尤其要注意叙述性的语句的揣摩,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下诏狱”一句中的“诏”是诏书的意思,意思是说诗人被皇帝召进宫去接受审讯。“落照犴门西”,意思是太阳即将落山,照在牢房的门西墙上了。“槐风拂面凄”,“槐风”指槐树的风,“拂面凄”即槐花的香气随风飘来,使人感到凄凉。“夕葵行蚁散”
【注释】 过分水关:越过水路的关口。石磴:石阶。尽:穷尽、尽头。青霄:指高空。如可梯:好像可以攀登上去一样。闽海:福建之海边,这里泛指南方边塞。回首楚天低:回头望见南方的天空显得格外低矮。绝巘(yǎn):极高而陡峭的峰峦。愁飞鸟:惊扰了飞翔的鸟。晴潭:晴天下的明净的水池。断霓:指彩虹。寻诗聊午憩:找诗来聊度中午休息的时间。忽见日轮西:忽然看见太阳从西边落下。 【译文】 登上石阶
【解析】 “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到了唐代成为民间的节日,人们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此诗为重阳节作,抒发了作者对重阳节的感慨之情。 【答案】 注释:客舍——旅店,客栈。黄花节——指重阳节。今年——今年,这年。迟——晚,晚于去年。清霜——寒霜。存晚意——含有晚意。积雨——连续下雨。滞芳时——使芳香滞留的时间延长。长醉——尽情地喝酒
胡来青黍尽,胡去幕南开。 译文:胡人在北方已经离去,留下一片荒凉的田野。 注释:胡人来指北匈奴人,青黍为古代粮食作物,这里泛指农田。 赏析:首句描绘了胡人离开后北方荒凉的景象,暗示出诗人对北方的怀念之情。 胡去幕南开。日落单于口,秋生李牧台。 译文:胡人离去之后,只剩下空荡荡的帐篷和山岗上的烽火台。 注释:单于口指边境地带,李牧台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所筑的长城烽火台。 赏析
游藕花居 五山皆佛国,潇洒藕花居。 水气蒸楼润,山光入座虚。 香床松子落,小径竹风徐。 岁月缨微禄,烟霞空敝庐。 注释: 1. 五山皆佛国:五山是指中国的五个佛教圣地,分别是杭州的灵隐寺、南京的栖霞寺、苏州的天平寺、湖北的归元寺和江西的云居寺,都是佛教的重要寺庙。这里说“皆佛国”,意味着这些地方都像佛国的仙境一样,充满神圣和安宁。 2. 潇洒藕花居:这里的“潇洒”形容这个地方的环境非常优美
【注释】 过姑苏:路过苏州。 黛:青黑色的山;远山如黛,是说山色青黑。 宝带桥:在苏州城西,因桥形如带而得名。 醉眼:酒醉的双眼,形容饮酒过量。 江南:指南方地区,泛指中国南方。 诗景:美好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的七绝诗。诗人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出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远景:“远山如黛接平芜”,远山的颜色如同黑色一样,与平原相连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暝色遥随旅雁群,戍鼙声动不堪闻”,描写暮色四合,天边归雁成阵,戍楼鼓声震耳,令人心烦意乱。后两句“可怜天畔登楼眼,不尽南飞一片云”,写登高望远,只见天边一片白云,而那片片白云中却有一只大雁在南飞。诗人用“可怜”二字,表达了对思乡人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之情。 【答案】 译文:傍晚时分登上高楼远眺,天色渐暗,一群旅雁正排着队向南飞去。远处的戍楼上传来阵阵鼓声
【注释】 朝回:早晨归来。胡床,胡床即胡床榻或交椅之类。无事可消:无事可消遣。春昼长:春日白昼漫长。啼鴂(zhé):杜鹃鸟的叫声,古人以为其声哀婉动听。花雨香:春天细雨如烟似雾,落英缤纷,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赏析】 《偶题》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全诗以“无事”二字为线索,通过写自己闲坐无聊、百无聊赖、无心赏景等情形,表现了作者苦闷的心情,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无奈和遗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分析。如“武号山前瘴雨收”,可赏析为:诗人以浓重的笔墨写出了南宁的天气之奇,也暗寓出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 【答案】 ①登南宁镇江门(或:登南宁城)②瘴雨收(或:瘴气消散)③水长流(或:江水滔滔)④一冬天气长如夏(或:冬天的气候像夏天一样)⑤风号只自秋(或
安南王赠送的赆金礼物,以此诗来表达自己的辞行之情。 歌罢皇华赋式微,春风披拂旧征衣。 菁茅又喜重苞贡,薏苡何须满载归。 国主仪文将赆意,使臣朝暮对天威。 不恭虽愧心如月,留取清光照琐闱。 注释: 1. 皇华赋式微:这是古代一种诗歌体裁,用来表达告别的意思。皇华指的是皇帝的命令,赋式微则表示告别。 2. 春风披拂旧征衣:春天的风轻轻吹拂着穿着征装的衣服。这句话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
【诗句释义】 1. 隔林啼鸟乱鸣春:在树林中,鸟儿们纷纷乱鸣。 2. 才到山巅又水滨:刚刚到达山顶,又到了河边。 3. 老树苍藤含雾雨:古老的大树和缠绕的藤蔓被雾气笼罩,仿佛是雨水滋润过的。 4. 层峦叠嶂蔽星辰:山峰重重叠叠,云雾缭绕遮住了星星。 5. 穿岩越壑驱车险:穿越岩石和沟壑,驱赶车马。 6. 伐木刊崖取道新:砍伐树木,开辟新的道路。 7. 生过鬼门关下路:经过鬼门关下面的小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