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丛竹间,竹深气弥清。
微风引天籁,飘洒何泠泠。
天高白日午,景彻朱夏明。
密荫爰可托,静念娱幽贞。
遥空望层巘,远黛积深清。
时见孤云来,复与飞鸟并。
顾境已远世,长啸忽忘形。
惜无会心者,共言千古情。
【注释】:
徘徊:来回走动。
微风:和风。
天籁:指自然界的风吹竹叶的声音。
景彻:景色明媚。
密荫:浓密的树荫。
娱幽贞:寄托哀思。
层巘:重叠的山峦。
远黛:远处的青山或山色。
时见:不时地看到。
顾境:放眼四望的景物。
忘形:忘掉自己。
惜:可惜。
会心:彼此理解心意。
【赏析】:
此为五言律诗,共40句,前12句写夏日在竹林中独坐的闲适情景;后28句写眺望远方山川及所感。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之情。
“夏日”是全诗的背景,而“竹间”则点出这是在夏初,天气还不算酷热的时候。诗人选择了在夏天的早晨独自坐在竹子间,这种环境本身就带有一种清雅之气,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
第二联“微风引天籁,飘洒何泠泠”,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画面:微风拂过竹叶,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大自然的歌声在空中飘荡。这里的“何”字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风声给人的清凉感觉。
第三联“天高白日午,景彻朱夏明”,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太阳高高升起,光芒四射,整个夏天都显得明亮而温暖。这里的“景彻”一词,形容阳光穿透了一切,给人一种光明的感觉。
第四联“密荫爰可托,静念娱幽贞”,则是在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静静地坐在茂密的树荫下,思考着人生的意义。这里的“娱幽贞”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追求和寄托。
第五联“遥空望层巘,远黛积深清”,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他放眼望去,只见层峦叠嶂,山色如黛,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层巘”和“远黛”都是形容山峰的词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第六联“时见孤云来,复与飞鸟并”,则是在描绘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不时地可以看到云彩在天空中飘过,有时甚至还能见到鸟儿在飞翔。这里的“并”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七联“顾境已远世,长啸忽忘形”,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超脱:他放眼四望四周的景物,但心中却早已远离了这个世界。这里的“忽忘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自由。
第八联“惜无会心者,共言千古情”,则是在表达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无法找到能够理解和共鸣的人,只能将这份情感化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这里的“共言”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色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之情。它既有外在的景色描写,又有内在的情感抒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