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比拥处乐何如,春满庭前草不除。
他日相从问无极,文山风月未应虚。
【注释】皋比:公羊皮制的礼冠。乐何如:快乐如何?春满庭前草不除:春天的景色充满了庭院,但草木依然郁郁苍苍,没有除去。相从:一起相处。无极:无穷无尽。文山风月:指汉文帝刘恒,字文,景帝刘启之长子。他好读书,喜赋诗,在文帝时,曾与枚乘、司马相如等游,作《上林赋》、《子虚赋》,赋中多有天子巡狩之事,故后人称他们为“辞宗”。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期间所作。首联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而又恬静幽美的春郊景象。“皋比拥处”即言公羊皮制的礼帽所处之地,“乐何如”,意谓快乐何如!“他日相从问无极”,意谓日后在一起时会有很多话要问,因为那将是一个无限美好的时代。次联两句则转入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三句则是诗人对汉文帝的赞美之词。
首联“皋比拥处”四字用典,出自《论语·乡党》中的一句话,“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命曰进,则退而吉拜”;“乐何如”一句,意谓快乐何其美好,此处指快乐无比;“春满庭前草不除”,这句是说春风拂煦,百花盛开,庭前的草木都长出了绿叶,繁花似锦,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他日相从问无极”,意谓日后在一起时会有很多话要问,因为那将是一个无限美好的时代。“相从”二字,不仅表明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文山风月未应虚”,这句是说汉文帝刘恒,字文,景帝刘启之长子,他好读书,喜赋诗,在文帝时,曾与枚乘、司马相如等游,作《上林赋》、《子虚赋》,赋中多有天子巡狩之事,故后人称他们为“辞宗”,这里的“文山风月”指的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