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疑无认未真,月明紫塞倍精神。
三秋写照空中现,万里随行分外亲。
荻渚烟销怜一片,湘江浪静印全身。
穿云何处留痕迹,惆怅挥弦目送人。
雁影
似有疑无认未真,月明紫塞倍精神。
三秋写照空中现,万里随行分外亲。
荻渚烟销怜一片,湘江浪静印全身。
穿云何处留痕迹,惆怅挥弦目送人。
注释:
- 似有疑无认未真:似乎有所怀疑但不确定是否真实。
- 月明紫塞倍精神:月光明亮的紫塞(即边关)更显精神焕发。
- 三秋写照空中现:秋天的景色在天空中显现。
- 万里随行分外亲:即使远隔万里也感觉亲近。
- 荻渚烟销怜一片:荻花丛中烟消散时,一片芦苇显得特别凄凉。
- 湘江浪静印全身:湘江的波浪平静时,可以映照出人的全身。
- 穿云何处留痕迹:穿越云雾时,能留下什么痕迹呢?
- 惆怅挥弦目送人:因为思念而无法弹奏琴声,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雁影、月色和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雁影的出现,似乎带来了一种神秘而又亲切的感觉,仿佛与远方的人有着某种联系。而当月亮高悬,照亮了整个边塞,那一抹银白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大地,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
诗人用“三秋写照空中现”和“万里随行分外亲”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秋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在诗人眼中,它们似乎都显得那么遥远和模糊。只有那些熟悉的风景,才能真正引起他的共鸣,让他感受到那份距离带来的特殊情感。同样,即使身在万里之外,也能感觉到彼此的存在和亲近。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亲密感,是诗歌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
诗中的自然景物又为这种情感增添了几分哀愁。荻渚中的烟雾消散,一片芦苇显得格外凄凉;湘江的波浪平静时,可以映照出人的全身。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他只能远远地望着,却无法真正触及这份感情。
诗尾的“惆怅挥弦目送人”,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面对即将离去的人,他无法弹奏出美妙的乐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离去。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情感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整首诗以雁影为线索,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离别的感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既简洁又富有韵味,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