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旁垂柳碍渔竿,袅袅随风舞晓寒。
流水送将春色到,远山晴作画图看。
花迎陌上香车缓,燕惜梁间旧垒残。
莫道年来游兴懒,也思扶杖上层峦。

【注释】

岸旁:岸边。垂柳:垂下来的柳枝。碍:妨碍。渔竿:捕鱼用的竹竿。袅袅:轻盈飘动的样子。随:顺,随着。晓寒:清晨的凉意。流水:指溪水。春色:春天的气息。晴作画图看:阳光下的远山像一幅画。花:这里指盛开的花朵,陌上:田间的路上。香车:载着香气的车。缓:慢行。燕:燕子。惜:怜惜。梁间:屋檐下。旧垒:旧时的鸟巢,这里指被毁的古建筑。梁间旧垒残:指鸟巢被毁,燕子在空荡的窝中徘徊不忍离去。莫道年来游兴懒:不要说今年出游兴致不高。也思扶杖上层峦:也会想到自己扶着拐杖攀登高山。

【译文】

岸边垂柳轻拂着渔船竿,随着晨光舞动迎晓寒。

溪水送来春意到人间,晴天的远山如画一般观。

花儿迎接着行人慢步行,燕子怜惜着旧时的窝痕残。

不要说我年岁大了,出游的兴致也不阑珊。

也想到自己拄着拐杖登山巅。

【赏析】

此诗是郑仲博于元贞元年(1295年)春日所作。当时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岭南,心情郁闷,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国家能有所作为。这首诗就是他这种思想感情的反映。

首联“岸旁垂柳碍渔竿,袅袅随风舞晓寒”。这是写景,也是写情,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垂柳是春天的标志之一,它婀娜多姿,随风飘舞,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站在岸边,望着垂柳,欣赏着美景,内心自然充满了喜悦之情。

颔联“流水送将春色到,远山晴作画图看”。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句,也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丰富的部分。“春色”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包括春风、鲜花、绿草等。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流水”是指清澈见底的溪流,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将春天的气息带给了人们。“远山”则是指远处的山峰。诗人通过将远山比作画作,表达了自己对远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颈联“花迎陌上香车缓,燕惜梁间旧垒残”。这两句是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词。“花迎陌上香车缓”是指鲜花在道路两旁迎风怒放,吸引了人们驻足观赏;而香车载着花香缓缓驶过,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燕惜梁间旧垒残”是指燕子在旧时筑有鸟巢的地方徘徊,不愿离去;这是因为它们怀念曾经在这里筑巢的地方,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莫道年来游兴懒,也思扶杖上层峦”。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勉励。“莫道年来游兴懒”是说不要认为今年没有游玩的兴趣,因为诗人心中仍然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思扶杖上层峦”是指诗人想要亲自登上高山,去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两句诗既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也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期待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