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出,如日升。
何人斯,而倚冰。
我欲往,其将能。
这首诗的译文是:圣人出现,就像太阳升起。
谁能够做到,就倚靠冰壁。
他的才能就能实现。
圣人出,如日升。
何人斯,而倚冰。
我欲往,其将能。
这首诗的译文是:圣人出现,就像太阳升起。
谁能够做到,就倚靠冰壁。
他的才能就能实现。
夜坐 高台夜危坐,纤月破新晴。 半落双银汉,平分列雉城。 香炉欹枕阔,小筑畏人成。 不尽凭阑意,微闻吹笛声。 注释: 1. 高台夜危坐:在高台上夜晚坐着很危险。 2. 纤月破新晴:纤细的月光冲破了初晴的天空。 3. 半落双银汉:月亮的一半像银色的银河一样悬挂着。 4. 平分列雉城:月亮平分地照在雉鸡形状的城市上。 5. 香炉欹枕阔:香炉倾斜靠在枕头上,显得很大。 6. 小筑畏人成
赠小沙弥 少年吾等在,公已大禅家。 况复能文藻,何妨斗丽华。 云垂方外钵,露挹佛前花。 我亦夸元度,因风到若遮。 【注释】 - 1. 我等:指作者自己和同伴。 - 2. 禅家:出家人的统称。 - 3. 文藻:文学才学。 - 4. 丽华:美丽的女子。 - 5. 云垂方外钵:形容僧人云游四方。 - 6. 露挹佛前花:形容僧人虔诚地为佛像洒水敬香。 - 7. 元度:即李白。 - 8. 因风到若遮
【注释】 斋居:指幽静的书房。美人:这里指美女。柴门:指简陋的门户。双屐:两脚穿着木屐。一尊:一杯酒。素具:指简单的饮食。苍童:指年幼的儿子。盛:装在容器里。瑶佩:美玉制的佩饰。小琼:美玉。 【译文】 书房中静寂无人,下午时分阳光明媚,院子里长满茂盛的苔藓,简陋的门户也显得宁静而古朴。 一双木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随意打开一瓶酒畅饮。简单的食物有葵菜笋子和橘子梅子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益。李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以其豪放、慷慨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绘边疆风光的壮丽诗篇,也有表达将士们英勇报国的壮怀激烈之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昨夜微霜著草斑,胡云吹雁断天山。”描述了昨夜的天气情况。微霜覆盖着草地,使得草上的露水凝结成霜。胡地的云彩在高空飘荡,吹过天山,仿佛要把天空也吹破。 - 第二句“几人列戍屯沙漠
注释: 夏日过水帘顾赏亭:在夏天的时候,穿过水帘的景色让人感到愉悦。 性癖耽幽赏:我的性格喜好欣赏幽雅的风景。 孤亭背郭高:这个孤亭位于城郭的背面,显得格外的高耸。 望疑玄草地:望着远处,我似乎看到了玄色的草地。 兴似竹林豪:我的兴致仿佛像竹林中的豪士一样高昂。 池水凉生月:水池的水因为月光而变得清凉。 松风晚带涛:松树的风声在晚上带来了大海的声音。 卷帘无一事:我放下了帘子,什么事情也没有。
赠欧少年 谁自夸年少,交能不有家。 多君擅词藻,于我挹芳华。 斗焰寒双锷,龙文合五花。 悠悠嗟世路,共许事还赊。 注释: 谁自夸年少,交能不有家。 —— 谁说谁年轻就可以夸耀,朋友之间没有家庭关系呢? 多君擅词藻,于我挹芳华。 —— 你擅长辞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斗焰寒双锷,龙文合五花。 —— 在熊熊烈火中,你如同双刃的利剑;你的名字如同龙文一般,充满了光彩。 悠悠嗟世路,共许事还赊。
【注释】 出关:离开京都。潘孺朗:即潘子真,名孺朗,宋人,有《绮绚堂记》。次郑太史韵:以次(按次序)为郑太史诗的韵脚。潘孺朗是诗人的友人,曾作《绮绚堂记》,诗人曾作《过潘孺朗绮绚堂次郑太史韵》诗相和。 谪神仙:指被贬谪为仙人。别院:指潘孺朗的绮绚堂。小洞天:指潘孺朗的绮绚堂。作赋:指诗人的《过潘孺朗绮绚堂次郑太史韵》诗。自知惭锦绣:诗人自认为写的文章不如锦绣。 嫏嬛:传说中女仙名。当窗雨沫
【注释】: 园中即事 园林暴雨富,料理拂长笺。 鼓吹喧蛙部,池青选荇钱。 云疑侵帙润,翠欲逼衿眠。 更有南来好,当歌一纵弦。 【赏析】: 此诗写雨后园中的景色与心情,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喜爱。 首句“园林暴雨富”,描写了暴雨之后,园林景色更加美丽的景象。第二句“料理拂长笺”,则描绘了诗人整理书稿的情景。第三句“鼓吹喧蛙部”,则描述了雨后的鼓乐声和蛙鸣声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启明所作,以描绘棋墅之战的英勇场景为题材。下面逐句进行解释和赏析: 1. 何来蠢动扰荒要,飞将龙旗下绛霄。 - 注释:这里表达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壮观景象。"何来"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骚动,"蠢动"指的是敌人的动作或动静。"扰荒要"则是指扰乱了重要的区域或地点。"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而"龙旗"通常代表军队,所以这句话可能是在夸赞军队的威武
【解析】 本诗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自洛阳赴江陵(今湖北江陵)任司马时所作。此诗首联“一月往返两经飞来寺”,写诗人在一个月内,两次经过飞来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重过山寺赋离骚”,用屈原《楚辞·离骚》中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颈联“敢是寻盟于气象,却将幽意问松涛”,运用拟人手法,借松涛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尾联“山花别我犹馀黛,江柳迎人未著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六月将完春雨来,庭前莲花带沁开。 译文:在即将结束的六月里,春天的雨悄然来到,庭院前的莲花被雨水浸润,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注释:苦雨,即连绵不断的雨,给人带来苦楚和困扰。 驱蜗尽上至高树,使我不敢行青苔。 译文:蜗牛被雨水赶走,爬上了高高的树梢,让我也不敢踩在潮湿的青苔上。 注释:驱蜗,驱赶蜗牛。尽上至高树,爬上了高高的树梢。 江海已满酌瓶钵
商朝入广陵,隋朝的基业就此结束。佳人青眼已空,红颜白发,物是人非。 水流中红叶三分异彩,胶断后朱弦七根同音。 江海未清奔象鹿,帘棂未锁失惊鸿。 似君桥畔朝烟好,半镜谁犹在越宫。 译文: 1. 商朝进入广陵,隋朝的基业就此结束;佳人的美貌已经消失,只留下了空空如也的眼神。 2. 水中的红叶虽然色彩不同,但仍然有三分异彩;胶断后的朱弦虽然只有七根同音,但仍然有相同的情感。 3. 江海尚未澄清
【诗句解释】 1. 西京:长安,古地名,这里指唐朝。郁李:一种水果,此处代指繁华的长安城。不知愁:无忧无虑,形容长安的繁荣景象。人逐:随从着;追逐,这里表示长安吸引天下英才。秦淮:南京的古称,这里指南京秦淮河一带。汴水流:汴水,即汴河,流经开封、商丘等城市,是当时中国南北的重要水道,汴水流也象征了南北交流。 2. 只道银屏藏越国:以为在屏风里能隐藏越国的美人。越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注释】 圣人出:圣人出现。其三(qí sān):指《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王道澄:王者之道,清平如水。美人兮:赞美美人。胡不兴:何不兴起。将安归:你将到哪里去。依僧:依附僧人。 【赏析】 这是一首弃妇诗。诗中的女子,因遭丈夫遗弃,而流落异乡,生活贫困,无所依托。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她们往往被剥夺一切政治权利,受尽虐待和凌辱。这首诗就是写一位失意的妇女所发出的哀怨与呼唤
我们将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圣人出,万物睹。 - 注释:圣人出现时,万物都得以显现。 - 译文:圣人出现,所有事物都得以展现。 2. 行何为,独踽踽。 - 注释:为什么要行走?独自一人孤零零地走。 - 译文:为什么要行走?我独自一人,孤零零地行走。 3. 嗟我怀,隔盈浦。 - 注释:我怀着忧虑,隔着盈满的河流。 - 译文:我怀着忧虑,隔着盈满的河流。 接下来是赏析:
秋霁登楼 新晴秋色翠微间,半榻当窗独坐闲。 云去懒残应别地,峰来孤绝此何山。 注释: 秋霁登楼:秋天天气转晴的时候登上高楼。 新晴秋色:秋天的天气晴朗。 翠微:青翠的山色。 半榻:一张小榻,指诗人独自在房间里休息或读书的地方。 当窗:面对窗户。 闲:悠闲、宁静。 云去:云彩飘散。 懒残:形容云彩飘散的样子。 应:应该。 别地:分别的地方。 峰来:山峰出现。 孤绝:孤独绝顶,形容山峰高峻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