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入松筠,千秋馀洞壑。
云气相萦环,山光自回薄。
岩前泉水涓涓流,石上松子纷纷落。
就中幽景何最奇,百丈银虹下寥廓。
银虹洒落散明玑,菖蒲九节当春肥。
灵根奇卉不易得,吾闻仙客持疗肌。
忆昔安期生,餐蒲得道凌空飞。
至今玉舄遗山下,往往神光横翠微。
我本山中人,石壁为窗云作扉。
一望仙风几延伫,摘蒲饮涧披云霏。
行寻仙子上升处,满地落花扫不去。
涧道阴阴山鸟啼,恍惚似听山灵语。
山灵啸我非仙才,安期去后谁复来。
王烈洞章叹不识,空馀石髓生尘埃。
手把菖蒲花,长啸拂衣起。
蓬莱一谪今几秋,世人视我寻常耳。
我昔骖鸾游太清,金阙琼宫相对起。
玉女授我东方桃,金童食我韩众李。
五芝三秀尚不论,况复菖蒲那足比。
此日餐蒲忆太清,服食何年羽翼成。

虹涧采蒲歌

探寻自然之美,感悟生命哲理

  1. 诗词原文
    一径入松筠,千秋馀洞壑。
    云气相萦环,山光自回薄。
    岩前泉水涓涓流,石上松子纷纷落。
    就中幽景何最奇,百丈银虹下寥廓。
    银虹洒落散明玑,菖蒲九节当春肥。
    灵根奇卉不易得,吾闻仙客持疗肌。
    2.1 译文注释
  • 诗句翻译: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松林之间,穿越千年的洞穴和山谷。天空中的云雾缭绕,山色在光影间变幻莫测。岩前清泉潺潺流淌,石头上松树籽纷纷落下。在这些幽深景色中,我最珍视的是那百丈高耸、如银河般的瀑布。瀑布如同散落的明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 关键词注释虹涧:指彩虹般的瀑布;松筠:形容松林茂密;云气:指山间的云雾缭绕;山光:指阳光透过山峰照射下来的景象;泉流:指山间清澈的泉水;松子:松树的种子;菖蒲:一种草药植物;银虹:形容瀑布水帘飞溅的样子;灵根:指生长于高山上的珍贵植物;仙客:指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古代传说中得道成仙的人物;玉舄:古代神话中神仙所穿之履;石髓:指山中的矿石。
    2.2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中的“虹涧”和“银虹”等词汇生动地勾勒出了瀑布的壮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奇和美丽的地方。同时,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规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2.3 评析
    《虹涧采蒲歌》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诗歌。它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诗中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4 写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身处的环境或其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生活在山林之间的文人,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这种体验促使他产生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诗。通过对虹涧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主题深度探讨

3.1 自然美的感悟

《虹涧采蒲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自然美的感悟与领悟。诗中的“银虹”和“菖蒲”等元素,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独特美,也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3.2 生命哲学的思考

除了对自然美的感悟,此诗还深入探讨了生命哲学的主题。诗人通过回顾古代神话中得道成仙的人物(如安期生),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3.3 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诗中通过对比现实的艰辛与理想中的完美,强调了追求自然与和谐生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应有的态度。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需求的精神追求,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3.4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作强调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认识到自然界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这也启示我们应采取更加环保和负责任的行为,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结语

《虹涧采蒲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引导读者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生命的真谛,以及如何实现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不断品味和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