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栽树倚岩幽,避迹甘从麋鹿游。
屋外青山通短径,门前修竹荫寒流。
看云时隐乌皮几,对客闲披鹤氅裘。
可是淮南招隐地,西风萧瑟桂丛秋。
诗句释义:
结茅栽树倚岩幽,避迹甘从麋鹿游。
注释:在山中搭建茅屋,种上树木,依靠山岩的幽静;宁愿跟随麋鹿等野生动物一起生活,避开世俗的纷扰。屋外青山通短径,门前修竹荫寒流。
注释:屋外的青山蜿蜒曲折,形成一条小路;门前高大的竹子,为行人遮挡着寒冷的溪流。看云时隐乌皮几,对客闲披鹤氅裘。
注释:观赏云彩时,有时会隐没在黑色的木桌下(乌皮几);招待客人时,悠闲地穿着鹤氅裘(一种用鸟毛制成的衣服)。可是淮南招隐地,西风萧瑟桂丛秋。
注释:这里是淮南王刘安曾经隐居的地方,现在西风吹动着萧瑟的声音,桂花盛开的季节已经过去。
译文:
- 我选择在山中建茅屋、种树木,靠在岩石边享受幽静的生活,愿意远离尘世,追随鹿群等野生动物生活。
- 屋外有青山延伸成小道,门前有修长的竹子遮挡着寒流。
- 有时我坐在黑漆木桌下的桌子旁看书,有时则在客人来的时候换上了鹤氅裘。
- 这个地方是淮南王刘安曾经隐居的地方,秋风萧瑟吹过,现在已经过了桂花盛开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选择了一处山中的环境,搭建茅屋,种植树木,依山而居,远离尘嚣。他欣赏自然的美景,享受山间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
诗人还注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如“屋外青山通短径”,“门前修竹荫寒流”,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此外,诗人在接待客人时也会穿上鹤氅裘,表现出他对客人的热情好客。
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之情。他感慨地说:“可是淮南招隐地,西风萧瑟桂丛秋。”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回忆,也反映了他对当前环境的无奈与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