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疏雨歇,澹然时景清。
柔条湛初绿,高花吐馀荣。
徘徊涧中意,逍遥林下行。
幸兹适幽赏,遂此远世情。
苟为徇维絷,焉得全其生。
孟夏时节雨水稀疏,景色清新宜人。
嫩绿枝条初露生机,高树花朵吐露芳香。
漫步山涧心旷神怡,漫游山林自得其乐。
庆幸此际幽静赏景,远离尘世烦恼无忧。
苟且随波逐流,怎能保全生命。
孟夏疏雨歇,澹然时景清。
柔条湛初绿,高花吐馀荣。
徘徊涧中意,逍遥林下行。
幸兹适幽赏,遂此远世情。
苟为徇维絷,焉得全其生。
孟夏时节雨水稀疏,景色清新宜人。
嫩绿枝条初露生机,高树花朵吐露芳香。
漫步山涧心旷神怡,漫游山林自得其乐。
庆幸此际幽静赏景,远离尘世烦恼无忧。
苟且随波逐流,怎能保全生命。
【解析】 题干要求对“送罗君仲矩致仕还乡”一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解和题目提示进行理解。本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归乡而作。首联写友人在江都任职时,被荐举为高才,诗人为之感到骄傲;颔联写朋友退休归里后,诗人又为他高兴;颈联写两人久别重逢,欣喜交加,但因故人已去而倍觉伤心;末联写分别之际,诗人赠诗以表惜别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表达的意象和思想情感。“茆屋穷秋晚色寒,井梧落尽雨声残。”意思是:茅屋在深秋季节显得十分凄凉冷清,井边的梧桐树早已落叶凋零,只余下萧瑟的雨声在回响。“不堪鸿雁愁中到,谁念衣裳客外单。”意思是:又哪堪得了那群大雁从南方飞来,为思乡的游子带来忧愁;又有谁去想到我这身衣服已经穿得单薄了?“似我生涯今绝少
【注释】 武姥:山名。 楼閤:山巅的楼阁。 栖岩:栖息于岩石上的鸟兽。 白云晴冉冉:形容云彩在晴空中飘荡的样子。 碧筱(xiǎo):绿竹,竹子的一种,细长而柔韧。娟娟:形容竹叶青翠、秀丽的样子。 仙子索诗:指诗人以诗相赠,希望得到仙女般的赞赏。 樵夫煮茶:樵夫在山中煮水烹茶,与山林为伴。引泉:引取泉水。 骋怀:胸怀宽广,尽情畅怀。极幽赏:尽享山水之幽静美景。使君:这里指诗人自谦之称。佳句
次韵奉酬素行徵士 三日没有见面就寄信,为什么离别已经一个月。 只听说枕着琴卧在兰若山中,为什么不步行来林居。 风流的像子固不是少,交好的于我都没有如。 溪梅开花又即寄,聊且致君双鲤鱼。 注释: 1. 次韵奉酬素行徵士:这是一首给素行徵士的诗歌作品,诗人以次韵的形式奉酬,表达了对素行徵士的敬仰之情。 2. 三日弗面辄遗书,何乃契阔已月馀:三天没有见面就寄信,为什么离别已经一个月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逐句释义错误的一项”,B项,“公租致期征敛迫”一句的意思是
孙子持旌节,归休八秩馀。 孙子:指作者自己,以子自称,表明身份;持旌节:手持旌旗,表示退休或致仕;归休:辞官回家休息。 八秩馀:指八十岁,这里代指年老的孙子。 闻鸡催客舞,上马倩人扶。 闻鸡催客舞:听到公鸡打鸣声,就催人们起舞;上马倩人扶:骑上马来请人搀扶。 行阵毋烦整,琴尊足自娱。 行阵:行军作战的队伍;毋(wú)烦:不要;整理:指挥、安排;琴尊:琴和酒樽,泛指宴饮;足自娱:足以自乐。 赏析:
【诗句释义】 1. 题柱相如旧所闻:指在桥柱上题写《子虚赋》的故事,这里用典表达对古人的敬仰。 2. 弃繻今拟汉终军:意思是说如今我决定效仿汉代终军放弃官位去从军的行为。 3. 舟横古渡春涛壮,路出荒城曙色分:“舟横”形容渡船横于江中;“春涛壮”描绘春天江水波涛汹涌的景象;“路出荒城”表示出了山城的道路;“曙色分”则描述日出的景色,曙光初照。 4. 飞腾未失鱼龙会
这首诗是王维的《寄刘忻》。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春日已去夏日临,𨊵辀昼啼苦竹深。 - 注释:春天已经过去,夏天来临了,𨊵辀(一种马车)在白昼里鸣叫,叫声在深深的竹林中传来。 - 赏析:诗的第一句描绘了一个季节更替的画面。春天已经过去,夏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叹。 2. 野棠雨馀新水绿,石壁树杪浮云阴。 - 注释:雨水过后
赋白鹭晴沙赠别徐尹入京 明府行经白鹭洲,晴沙如带水如钩。 蒹葭杨柳参差见,鸂𪆟鸳鸯远近浮。 三月溯洄曾驻舄,九重催觐又移舟。 江山有待频来往,早拥双旌控上游。 注释: 1. 明府:对人的一种尊称,指有地位的人。 2. 白鹭洲: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江宁区。 3. 晴沙如带水如钩:形容景色美丽。晴沙,晴朗的沙滩;如带,像一条带子;水如钩,像弯月一样。 4. 蒹葭杨柳参差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客舍秋雨呈东邻隐君 其二》。 译文: 灯前细雨夜初深,枕上闻鸡梦转难。 壮志豪情不因今日变,旅途愁怀才向故人宽。 江天雨色连窗白,草树风声入室寒。 景物已非归期远,残年饱饭共相看。 注释: 1. 客舍秋雨呈东邻隐君 其二:这是一首诗歌,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标题为《客舍秋雨呈东邻隐君 其二》。 2. 灯前细雨夜初阑:在灯前细雨中度过一个深夜。阑,意为“尽”。 3.
【注释】: 1. 长夏适佳境:指夏季的炎热,使人感到舒适。 2. 嘿处甘无营:嘿处,安静地坐着。甘,快乐,这里指心安理得的意思。无营,不思虑。 3. 炎歊既已远:炎,大暑;歊,热气。既,已经。远,远离。 4. 尘事何由生:尘事,世俗的事务;何,怎么;由,产生。 5. 幽赏玩修竹:幽,静谧;赏,欣赏;玩,玩弄;修竹,修长的竹子,古人以为它清高有节。 6. 清斋披黄庭:清斋,清净无欲的斋戒。披,揭开
注释:菊花白如素云般冉冉飘落,清香如同玉石一般纯洁可与众花隔离。秋来之时闲暇品赏陶渊明的菊花,不染世俗繁华只有你才是我的知音。 赏析:这首诗是咏菊的名篇,诗人以素云、玉质、铅华等比喻,赞美了菊花高洁的品质和清雅的风韵。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堪称咏菊佳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潘僧的。诗中描述了潘僧归省的场景,表达了对潘僧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籍籍声华满上京” - 关键词:“籍籍声华”指的是显赫的声名和华丽的外表;“上京”指的是京城长安。 - 注释:形容潘僧回到京城时,其名声和地位都很高,如同繁华都市一般。 - 赏析: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潘僧回到京城后声名鹊起的情景,展现了其非凡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君还既不久,我行复有期。 - 释义: 君(指杨分昭),你即将归来的时间并不长;我(诗人自己)的旅行又开始了,这次行程也有预定的期限。 - 背景: 可能是指诗人与朋友即将告别的情景。 2. 忆昨君未归,日久徒忧思。 - 释义: 回想昨日(离别时),你还没有回来,时间一长,我不禁忧虑起来。 - 背景: 表达了对友人长时间未能见面的思念之情。 3. 忽闻车马来
幽居怀友 幽居白昼静, 居人寡来往。 高树落疏阴, 深泉生逸响。 抱忡惜景光, 微吟答清赏。 因之怀远人, 怅然起遐想。 注释: 幽居:隐居的居所。 白昼静:白天安静。 居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寡:少。 来往:交往。 高树:高大的树木。 落:落下。 疏阴:稀疏的阴影。 逸响:悠扬的声音。 抱忡:抱着忧虑不安的心情。 惜:珍惜。 景光:美景。 微吟:轻声吟唱。 清赏:清雅的欣赏。 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