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绿水一林松,五柳先生宅此中。
天遣生成晋处士,非将饥饿博高踪。
【注释】
①南游:即《南游五首》。五柳先生:陶渊明。晋朝诗人,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隐居在庐山下,以种田、读书为业,生活十分简朴。
②天遣:天命。处士:隐士。高踪:高尚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南游庐山时所作。诗人先点出自己此行的动机,接着写庐山胜景,最后抒发自己对五柳先生的仰慕之情。全诗风格朴实无华,语言平易通俗。
“一溪绿水一林松”一句,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庐山的景色。“一溪”,指清澈碧翠的山间溪水;“一林”,指青翠繁密的林木;“绿水”,“松”,都写出了庐山四季常青、万木葱茏的特点。
“五柳先生宅此中。”五柳先生:指晋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陶渊明,字元亮,后人将他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住宅就坐落在这山林之中。这句意思是说:我在这五柳先生的故居中游览。“五柳先生”,指陶渊明。
“天遣生成晋处士”,这是诗人对五柳先生的称赞。五柳先生是晋朝人,所以称“晋处士”;而五柳先生的住所恰好位于庐山上,所以又说“天遣生成”。
“非将饥饿博高踪”,这是诗人对自己这次南游的目的所作的说明。陶渊明一生过着淡泊清贫的生活,不为权贵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他向往的是远离喧嚣的宁静生活。因此,他决心像陶渊明那样,在山间隐居,过一种清贫恬淡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