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哉南闽贼,远冒明王师。
军声动白日,淮海相逶迤。
群县务驰逐,民庶日何疲。
兵车恣横决,帷箔不可支。
岂知阳春日,坚冰乃相随。
我闻行师要,爱须威克之。
马嘶不敢骄,况尔部下为。
天子有休命,借问大将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所作,反映了当时南闽的战乱情况。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

  1. 王师至浙人情恟惧感而记之:王师指的是大唐皇帝的军队,到了浙江地区后,百姓们感到恐慌和不安,这种情绪被诗人记录下来了。
  • 注释:王师,指唐朝的皇帝军队。浙,这里泛指当时的江南地区,包括现在的浙江省一带。恟(yù)惧,恐惧不安。
  1. 厥哉南闽贼,远冒明王师:南闽贼指的是南方的叛乱者或匪徒。他们远远地侵犯了唐朝的皇帝军队。
  • 注释:厥(jué),这里用作感叹词,表示惊讶、惋惜的意思。南闽,指当时的南方地区,具体指福建地区。贼,指叛贼或匪徒。冒,侵犯。明王师,指的是大唐皇帝的军队。
  1. 军声动白日,淮海相逶迤:军队的声音震动了天空中的云朵,使得淮河和大海都显得曲折蜿蜒。
  • 注释:军声,指士兵行进时发出的声音。动,惊动。白日,太阳。淮海,淮河和大海。相,形容词性副词,表示并列。逶迤(wēi yí),曲折延伸的样子。
  1. 群县务驰逐,民庶日何疲:各地的郡县纷纷出动士兵进行追击,老百姓和百姓们一天到晚都很疲惫。
  • 注释:群县,许多郡县。务,忙于。驰逐,追赶敌人。民庶,指老百姓。何,什么。日何疲,一天到晚都很疲倦。
  1. 兵车恣横决,帷箔不可支:士兵们驾驶的战车横行霸道,使得帷幄和帐幕都无法抵挡。
  • 注释:恣横决,任意横行霸道。决,同“辙”,车轮压出的痕迹。帷箔,指帐篷或帷幔。
  1. 岂知阳春日,坚冰乃相随:他们怎么会知道春天的阳光明媚,但冷酷无情的冬天已经紧随其后。
  • 注释:岂知,哪里知道。阳春日,温暖和煦的春天。坚冰,指严寒的冬天。乃,竟然。相随,紧随着到来。
  1. 我闻行师要,爱须威克之:我听说行军打仗必须要有威严和果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 注释:行师,指军事行动。要,重要之处。爱,喜欢。须,必须。威克之,意思是说要有威严和果断才能成功。
  1. 马嘶不敢骄,况尔部下为:连战马都不愿意嚣张,更何况是你们这些下级军官。
  • 注释:马嘶(shī),战马的嘶鸣声。不敢骄,害怕骄傲自满。况尔部下为,何况你们还是军官呢?
  1. 天子有休命,借问大将谁:天子发布命令停止战争,请问谁是大将军?
  • 注释:天子,指皇帝。休命,停止命令。将,指将军或指挥官。

这首诗通过对南闽叛乱的描述,展现了唐军在战争中的英勇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