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散琵琶已过船,诗翁兀坐一枯禅。
画工薄幸轻妆点,狼籍春风最可怜。

诗句释义:客人散去后,琵琶声已经消失,船只也已经驶过。诗人独自坐着,仿佛一具空灵的禅宗枯木。画工轻佻,用鲜艳的色彩点缀画面,使得春风中的一片狼藉显得格外令人怜惜。

  1. 诗词原文
    客散琵琶巳过船,诗翁兀坐一枯禅。
    画工薄幸轻妆点,狼籍春风最可怜。

  2. 译文注释

  • 译文
    客人散去后,琵琶声已经消失,船只也已经驶过。
    诗人独自坐着,仿佛一具空灵的禅宗枯木。
    画工轻佻,用鲜艳的色彩点缀画面,使得春风中的一片狼藉显得格外令人怜惜。
  • 注释
  • “客散”:客人散去。
  • “琵琶已过船”:琵琶声已经消失在江水之中,船只也随着人声离去。
  • “诗翁”:诗人自称,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感慨。
  • “兀坐”:独自坐着。
  • “一枯禅”:形容诗人像一具空灵的禅宗枯木,寓意诗人超脱于尘世的孤寂与清高。
  • “画工”:指画师或画家。
  • “薄幸”:轻薄,不珍惜。
  • “狼籍”:杂乱无章的样子。
  • “春风”:此处比喻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无常。
  • “最可怜”:表示最让人感到同情和怜悯。
  1.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的孤独与超然。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江边,面对空无一人的江面与满眼的春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感慨。他以“诗翁”自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而“一枯禅”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张弼的《浔阳图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孤寂、感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沉思。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