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扶醉登吴城,纵目长啸清风生。
庐山万叠杳如发,平湖浩荡涵苍冥。
览之顿尔宽怀抱,觉得乾坤隘如灶。
便将结草此栖迟,愒水玩山遂吾好。
别来数载居京师,黄埃满目衣裳缁。
回思昔游不可得,时时清梦来往之。
苦炎正尔楼前坐,忽君持此来相过。
披图恍惚惊心魂,好是良工为予作。
江流无穷山见影,绝似当时玩时景。
是耶非耶子细观,精神飒爽炎威屏。
嗟余山水癖难移,奈兹簪组为吾羁。
他时公家事一了,便当烂熳寻前时。
匡庐山下鄱湖口,买断溪山数千亩。
芒鞋竹杖任逍遥,富贵功名付无有。
山水歌
我曾扶醉登吴城,纵目长啸清风生。
庐山万叠杳如发,平湖浩荡涵苍冥。
览之顿尔宽怀抱,觉得乾坤隘如灶。
便将结草此栖迟,愒水玩山遂吾好。
别来数载居京师,黄埃满目衣裳缁。
回思昔游不可得,时时清梦来往之。
苦炎正尔楼前坐,忽君持此来相过。
披图恍惚惊心魂,好是良工为予作。
江流无穷山见影,绝似当时玩时景。
是耶非耶子细观,精神飒爽炎威屏。
嗟余山水癖难移,奈兹簪组为吾羁。
他时公家事一了,便当烂熳寻前时。
匡庐山下鄱湖口,买断溪山数千亩。
芒鞋竹杖任逍遥,富贵功名付无有。
赏析:
《山水歌》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闲居期间所作,抒发了他对山水的喜爱和对名利的追求的矛盾心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我曾扶醉登吴城”,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在醉酒状态下登上吴城的情境。这里的“吴城”可能是指苏州或者其他江南古城。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纵目长啸清风生”,这句话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感受着风拂面而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这里的“长啸”和“清风生”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转而描述自己对山水的欣赏:“庐山万叠杳如发,平湖浩荡涵苍冥。”这里,诗人将庐山比作头发般密集,将平湖比作浩瀚无边的天空。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诗人转向自己的生活:“览之顿尔宽怀抱,觉得乾坤隘如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山水之后感到胸怀开阔,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他一个人。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之间的广大空间,而“隘如灶”则意味着只有他一个人存在。
诗人再次转向自己的梦想:“便将结草此栖迟,愒水玩山遂吾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定居下来,享受山水之美的愿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诗人转向对过去的回忆:“别来数载居京师,黄埃满目衣裳缁。”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多年后回到京城的场景。这里的“黄埃”指京城尘土飞扬的景象,而“衣裳缁”则形容了诗人穿着朴素的衣服,与繁华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回思昔游不可得,时时清梦来往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清梦”可能是指梦境中的美景,而“来往之”则表示这些梦境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给他带来愉悦的心情。
诗人转向自己的困境:“苦炎正尔楼前坐,忽君持此来相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酷热的环境中坐着时的不适感,以及朋友突然出现带来的惊喜。这里的“苦炎”形容了环境的炎热,而“楼前坐”则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地方等待朋友的情景。
诗人描绘了自己的新环境:“披图恍惚惊心魂,好是良工为予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看到这幅画时的惊喜之情。这里的“惊心魂”可能是指画家的技艺高超,让人震撼不已;“好是良工为予作”则表示这幅画正是一位良匠所绘,非常精美。
诗人转向对画面的观察:“江流无穷山见影,绝似当时玩时景。”这句诗描绘了画中江水的流动和山峰的影子,与作者曾经在此处游玩时的情景相呼应。这里的“江流无穷”可能是指江水的蜿蜒曲折;“山见影”则形容了山峰的影子随着水流的变化而移动;“绝似当时玩时景”则表示这幅画与作者曾经游玩时的风景相似。
诗人转向对画作的评价:“是耶非耶子细观,精神飒爽炎威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细致欣赏。这里的“是耶非耶”可能是指画作的真实性与否;“子细观”则强调了诗人对画作的仔细观察;“精神飒爽炎威屏”则形容了画作给人带来的清爽感觉如同屏风挡住了炎热的阳光。
诗人转向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望:“嗟余山水癖难移,奈兹簪组为吾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难以改变,但现实的羁绊使他无法尽情享受。这里的“山水癖”指诗人对山水的热爱;“簪组为吾羁”则表示现实的束缚让他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诗人展望了自己的未来:“他时公家事一了,便当烂熳寻前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公家事一了”可能是指官场的事情得以解决;“烂熳寻前时”则表示诗人将会找到过去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和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