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非人境,清虚惬道心。
听经猿入定,破梦鹤鸣阴。
刻竹题诗遍,望云怀古深。
萧萧羞两鬓,吾欲投吾簪。

注释:

寂寞非人境,清虚惬道心。

听经猿入定,破梦鹤鸣阴。

刻竹题诗遍,望云怀古深。

萧萧羞两鬓,吾欲投吾簪。

译文:

寂寞不是人的世界,清新虚无令人心安。

听经时,猿猴进入禅定状态;破梦时,仙鹤在幽暗处鸣叫。

刻下竹子作诗,望着天空思念古代的人和事。

听到秋风的哀嚎,让人感到羞愧,我的头发已经变白了,我想把簪子也扔掉。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和对自由渴望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自在山林中修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首句“寂寞非人境”,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强调了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于环境的寂静,更来源于诗人内心的寂寥和无助。

次句“清虚惬道心”,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清虚”可以理解为心灵上的清净和超然,而“道心”则是指追求真理、探索生命意义的内心信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享受,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排斥。

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他听经时,猿猴进入禅定状态,打破了他的宁静;他破梦时,仙鹤在幽暗处鸣叫,使他的心灵得到了一种安慰。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刻竹题诗遍,望云怀古深”,则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和思考。他刻下竹子作诗,望着天空思念古代的人和事,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和怀念。同时,他也感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生活。

最后一句“萧萧羞两鬓,吾欲投吾簪”,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一种反思和感慨。他看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感到有些羞愧,甚至想要扔掉簪子来结束这一切。这既是他对于衰老的一种无奈接受,也是他对现实的一种抗争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