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草木长,鸣雨更相逼。
来牟生意佳,枝旟望如织。
阳日不下临,此物终且蚀。
往者己巳夏,颇为旱干棘。
徂春苦无雨,两麦俱丰息。
因怀老农语,往往未差忒。
穷居繁口食,所恃耕耨力。
明日更如此,与君甚胸臆。
诗句释义:
四月七日雨中同文浮山坐作
初夏草木长,鸣雨更相逼。
来牟生意佳,枝旟望如织。
阳日不下临,此物终且蚀。
往者己巳夏,颇为旱干棘。
徂春苦无雨,两麦俱丰息。
因怀老农语,往往未差忒。
穷居繁口食,所恃耕耨力。
明日更如此,与君甚胸臆。
译文:
四月七日下雨时,我和同文浮山一起坐着。
初夏草木生长旺盛,雷声不断,雨水也不停歇。
来牟的生意非常好,枝叶茂密,好像在织布一样。
阳光照耀着大地,但雨却不下临,这会使庄稼受到损伤。
过去己巳年夏天,因为干旱缺水,土地变得贫瘠。
春天的时候,我们非常渴望一场及时雨,让两行麦子长得更加茂盛,丰收。
于是我想了很多关于农业的老话,虽然有些地方不太对,但大体上还是正确的。
由于家境贫困,需要养活很多人,所以我依赖耕作来维持生活。
明天的天气可能还会这样,我的心情就像你一样激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时节,坐在文浮山上,看着雷声阵阵,雨滴不断的情景下写的。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农业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农民辛苦劳作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