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渡河阳,倏忽到曲里。
满村开杏花,参差亦堪喜。
关吏自北来,云承吕夫子。
遣之迎野翁,谨愿颇谦礼。
述答俱有章,稽援或通理。
感叹君子居,端能化凡鄙。
隔岁慕良觌,不谓迩若此。
芳春解人意,夹路叠红紫。
宿酲方苦人,毕览兴弥起。

【译文】

春天,我经过渡河阳(今山西永济县),忽然来到了曲里。满村都是杏花,参差有致,真是喜上眉梢。关吏从北方向来,说吕夫子(指吕洞宾)的弟子云承来了,让我去迎接野翁(指吕洞宾)。

【注释】

①行:行走。

②渡阳:地名,在今天山西永济县境内。

③倏忽:忽然。

④曲里:村名。

⑤开:盛开。

⑥关吏:管理关卡的人员。

⑦云承:吕洞宾的弟子。

⑧野翁:指吕洞宾。

⑨稽援:考察研究。

⑩感叹:感慨。

⑪端能:简直能够。

⑫夹路:两边的道路。

⑬酲:宿酒未尽。

⑭毕览:全部观赏。

⑮解人意:懂得欣赏人的心思和情趣。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经过渡阳(今山西永济县附近),突然来到一个村落。他发现这个村落满村都开着杏花,而且开得参差不齐,十分可爱。于是便询问当地的官员,才知道是吕洞宾的弟子云承来了,并且请他前往迎候那位隐于山野的仙人——吕洞宾。诗人欣然前往,并受到热情款待,这使他非常高兴。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位高人的仰慕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明快。开头四句,描写了诗人到达曲里的所见之景。“春中”二字点出时间,“渡河阳”三字说明地点。“倏忽到曲里”四句写他在曲里看到的景象。“开杏花”三句描绘了满村杏花盛开的美景。最后两句,诗人对吕洞宾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抒发了他渴望结交这位高人的心情。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曲里遇见吕洞宾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隐逸者的向往之情。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