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西北来,偃蹇坐茅屋。
四壁无纤尘,当窗有书牍。
不问作者谁,启窗再三读。
一读意已骇,三读见衷曲。
忆昔年少时,心志各有蓄。
不意谬通籍,先君被薄禄。
朝夕望君起,如彼饥者谷。
我已罢馆职,君方屧官禄。
味苦不可人,旋车亦何促。
主上尧舜姿,旧章理当复。
平生稷契心,岂为世情覆。
尚期谨药石,慰此百姓蹙。
予也素蹇劣,兹志每中熟。
屡犯涵逊怀,几搆邪罔狱。
顾影苟不亏,于道果奚辱。
山水性所嗜,喧恢岂吾欲。
屈指君归来,三年但忽倏。
人生不满百,激励在初服。
可似山中人,忘机泛𨤍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秋风西北来,偃蹇坐茅屋。
四壁无纤尘,当窗有书牍。
不问作者谁,启窗再三读。
一读意已骇,三读见衷曲。
忆昔年少时,心志各有蓄。
不意谬通籍,先君被薄禄。
朝夕望君起,如彼饥者谷。
我已罢馆职,君方屧官禄。
味苦不可人,旋车亦何促。
主上尧舜姿,旧章理当复。
平生稷契心,岂为世情覆。
尚期谨药石,慰此百姓蹙。
予也素蹇劣,兹志每中熟。
屡犯涵逊怀,几搆邪罔狱。
顾影苟不亏,于道果奚辱。
山水性所嗜,喧恢岂吾欲。
屈指君归来,三年但忽倏。
人生不满百,激励在初服。
可似山中人,忘机泛𨤍醁。
【注释】
- 秋风西北来:秋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 偃蹇坐茅屋:形容自己住在简陋的茅屋里。
- 当窗有书牍:书桌上有书信。
- 不问作者谁:不在乎作者是谁。
- 启窗再三读:多次翻开窗户读书。
- 一读意已骇:第一次读就震撼了。
- 三读见衷曲:反复读才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 忆昔年少时:回想年轻时。
- 不意谬通籍:没想到竟然能够通过科举成为官员。
- 先君被薄禄:父亲因为微薄的俸禄而感到屈辱。
- 朝夕望君起:早晚期待您能出仕做官。
- 罢馆职:辞去官职。
- 味苦不可人:生活艰苦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 旋车亦何促:回家的车子为何这么快。
- 主上尧舜姿:皇帝具有尧舜那样的圣德。
- 平生稷契心:我一生都有像稷和契一样的抱负。
- 岂为世情覆:难道是为了世俗的情感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吗?
- 尚期谨药石:还期望能用良药来安慰百姓的疾苦。
- 予也素蹇劣:我也是本性怯懦笨拙的人。
- 兹志每中熟:现在我的意志始终坚定不移。
- 屡犯涵逊怀:不断冒犯他人的谦逊。
- 几构邪罔狱:几乎触犯法律却侥幸逃脱。
- 顾影苟不亏:回头看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
- 山水性所嗜,喧恢岂吾欲:我喜欢山水之美,追求名利并非我所愿。
- 屈指君归来,三年但忽倏:只希望您能回来,时间过得很快。
- 人生不满百,激励在初服:人生寿命短暂,应该奋发图强。
- 可似山中人,忘机泛𨤍醁:就像山中的隐士那样,忘记世间的繁华与诱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丰富感情,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批评。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味。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古代圣贤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