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古寺白烟生,童子烹茶煮石铛。
门外不知飘急雪,海天低与冻云平。
【注释】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白烟生:指炊烟袅袅升起。童子烹茶煮石铛:石制茶铛,用于烹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寺庙景色,以及诗人在寺庙中煮茶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古寺中的炊烟,以及童子烹茶煮石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描写门外飘落的急雪和海天的低矮,进一步衬托出寺庙的幽静之美。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萧萧古寺白烟生,童子烹茶煮石铛。
门外不知飘急雪,海天低与冻云平。
【注释】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白烟生:指炊烟袅袅升起。童子烹茶煮石铛:石制茶铛,用于烹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寺庙景色,以及诗人在寺庙中煮茶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古寺中的炊烟,以及童子烹茶煮石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描写门外飘落的急雪和海天的低矮,进一步衬托出寺庙的幽静之美。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消大暑:消除大暑。 2. 长日坐高林:漫长的夏日,坐在高高的树林中。 3. 路断千峰合:路断了,山峰重合在一起。 4. 天垂万木阴:天空低垂在万木之上,形成树荫。 5. 偶然成客梦:偶然间做了一场客居异乡的梦。 6. 一半是乡心:一半是思乡之情。 7. 得句无人赏:得到佳句没有人赏识。 8. 年来欲废吟:近来想要停止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诗,诗人以松风、长日、高林
诗句: 信是归来好,江东旧布衣。池成蛙自聚,金尽客应稀。家以栽花冗,身因食蕨肥。野鸥飞不去,吾性本忘机。 1.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信是归来好”,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满足与喜悦,认为归家是最好的选择。接下来的“池成蛙自聚”则描绘了家乡池塘中青蛙聚集的景象,反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而“金尽客应稀”则揭示了随着财富的减少,旧时的朋友也逐渐疏远
【注释】 真如寺:位于江西宜黄县西四十里。 山深入萧飒:萧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僧老见醇庞:僧人老了,面貌慈祥。 日月销金碧:形容寺庙装饰华丽。 松萝偃绣幢:松树和柏树枝条垂下来,像锦绣制成的旗帜。 乳泉寒汲井:泉水清凉如乳白色。 宿雾白浮窗:云雾缭绕,如同白色的窗帘飘浮在窗户上。 一自脩禅观:自从开始修行禅宗。 雄心日转降:修行之后,人的雄心壮志渐渐消失。 【赏析】 此诗为题咏真如寺的绝句
注释: - 送张君明入楚:送你去楚国。 - 楚国亦千里:楚国也是辽阔的国土。 - 君行入郢烟:你将要进入楚国的都城,那里的烟云缭绕。 - 僧庐衡岳雨:僧人在衡山的寺院中,被一场大雨淋湿。 - 骚客洞庭船:诗人在洞庭湖上游览,被一场大雨淋湿。 - 雁气初沈日:大雁在天空中飞行,渐渐降落到了地面。 - 鸥容尽写天:鸥鸟在天空中飞翔,把天空的美丽景色写了下来。 - 江蓠应可撷:江蓠是一种植物
【注释】 凫园 其二:即《凫园二首》,作者自序云:“余有凫园,与二三同志,相与游观。作《凫园》二首,以志其趣。” 自知官况薄:自己知道官位低微,没有什么作为。官况薄,官职卑微。 何以鬓毛斑:用什么来修饰自己的头发呢?鬓毛斑,指年岁已高。 才退名兼损:才退了名也就跟着受损。 家贫身转闲:家境贫穷,生活闲散。 禁方留石室:监狱里留下石室的禁令。 副本托名山:把罪案的副本交给有名的山岳。
罗汉松 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 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 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 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1. 诗句解释与赏析 - 何年苍叟住禅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迈僧人的赞美。苍叟指的是年老的人,而“住禅林”表明他在山林中修行,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虔诚追求。 - 百尺婆娑万壑阴:这里的“婆娑”形容罗汉松枝叶繁茂、姿态优美
【注释】 结屋:建房子。傍:靠。 汉鸡犬:汉代的鸡犬,指汉朝的官吏。因汉朝在位时间长,故称。 晋桑麻:晋代人种的桑树和麻。 但使心无累:只要心里没有牵挂。 宁忧生有涯:哪里去忧虑人生有限。 游仙事:追求成仙之事。非诞:不是荒诞不经的事。 真见枣如瓜:真实地看见枣和瓜一样多。 【赏析】 《再送龙君起》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辞。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同住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的注释是: 风急高天迥:风势猛烈,高远的天空显得更加空旷。 孤亭落日闲:孤单的亭子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悠闲。 松声疑卷壑:松树的声响仿佛是山沟里的回音,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山中。 云气欲沈山:云雾缭绕,仿佛要沉没于山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古佛疏藤合,层城独鹤还:古老的佛像和稀疏的藤蔓相互依偎,而孤独的鹤在城市的高处飞翔。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与人造建筑之间的对比
春日怀桃花别业 缓步踏江村,沙晴晚日暄。 偶然逢野老,相送出柴门。 注释:春天里在桃花别业散步,漫步到小村庄,沙滩上的沙子在阳光下变得温暖,晚霞映照下阳光灿烂。偶尔遇到一位乡下老人,我和他一起走出家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桃花别业的春日散步情景,表现了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首二句描写了春日里的宁静美好,第三、四两句描述了与乡野之人的相遇和离别,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在黄昏时分
独爱无人处,幽栖不用名。 竹鸡啼午寂,松鼠落枝轻。 芳草初平路,春溪欲上城。 萧然吾亦得,扰扰自劳生。 注释: - 独爱:非常喜欢 - 无人处:没有人的地方 - 幽栖不用名:在无人的地方隐居,不必用名字来标榜 - 竹鸡啼:竹鸡鸣叫 - 午寂:中午的寂静 - 松鼠落枝轻:松鼠落在树枝上的声音轻快 - 芳草初平路:芳草刚刚铺满的道路 - 春溪欲上城:春日的溪水即将流到城墙之上 - 萧然
【注释】: 大堤:指江边长堤。十锦塘:即十里红妆,泛指美丽的河湾。杨柳:柳树。映:照射。红霞:晚霞。万井:众多的井邑。楼台:古代的高楼和亭阁。千树花:指繁花似锦。费尽:用尽。黄金:比喻金钱。买歌笑:花钱听歌舞。画船:雕有彩画的船。强半:大半。载琵琶:船上载着琵琶等乐器。 【译文】: 十里长的堤岸上杨柳在晚霞的映衬下格外艳丽,众多的井邑中高楼与亭阁簇拥着盛开的鲜花。 用尽金钱来买取歌舞之乐
这首诗是李白的《登秦山望海歌》。 译文: 高秋之时,我骑着马登上了秦山,眺望着大海。 海风吹拂着海面,吹动着树梢。 极目远眺,天空无边无际,那红彤彤的神州在何处呢? 万马奔腾,巨浪汹涌而来;千只鸟儿奋力地飞向云层。 盘陀石上坐着,我仿佛看到了微茫的世界。 让我的灵魂四飞扬。 闪闪发光的金色波浪如同树木,高高悬挂着的太阳如同扶桑。 群山远近,青螺矗立;大的如拳小的像粟。 雷电轰鸣戏弄白龙
震旦篇寄吕充符 我听说九州之外,别有一个神庭。 太阳和月亮从不曾到达,四照之下花常明。 瑶台万玉户,玉户开峥嵘。 苍虎守阶戺,桂树夹两楹。 灵药无不有,瑶草冬夏青。 神人何旷朗,幡幢光烂盈。 容颜冰雪皎,衣裳云雾轻。 所语非世事,恍忽而噌吰。 口不设毁誉,心不藏爱憎。 吻距靡伤害,澹然寡撄营。 但感沧海变,不问人代更。 昧者谓迂诞,曲局安足倾。 此土本秽浊,伤哉朝菌荣。 何当炼金骨,白日翔太清。
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其含义的详细解释: 1. 诗句释义:“荧荧一点照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 - “荧荧”形容灯火微弱而明亮。 - “一点”比喻灯塔发出的光亮。 - “照迷津”意味着灯塔的光芒能照亮航行者迷失的航道。 - “光夺须弥日月轮”意指灯塔的光芒足以与佛经中的“须弥山”和“日月轮相”媲美,强调其光芒之强。 2. 译文释义: - 灯塔发出微弱却明亮的灯光,照亮了迷航的船只
【注释】 补陀胜景十二首 其十 钵盂鸿灏:钵盂,僧尼的食器;鸿灏(hóng hào),大海。这首诗是说佛教徒们把食物施舍给饥饿的人们,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此物由来制毒龙,比喻佛法无边。 【赏析】 这是一组佛教偈语诗,每句都是四字,共十二句。这组诗写于公元731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春天,诗人在长安大慈恩寺内讲经时所作。当时诗人应寺中请,为僧俗讲解《金刚经》大意。 这首诗前两句“应器东行大众从
注释: 博山,即香炉峰,位于浙江省天台县。突兀,高耸的样子。海孤悬,形容香炉像大海一样孤立在陆地上。军持,指僧人手持的武器。大士,佛教称菩萨为大士。 不用旃檀然佛火,晓来岚气自生烟,意思是说,不需要使用旃檀(一种香料)来点燃佛火(佛教仪式中用火焚烧供品以供养神灵),因为早晨的雾气自然就会升起烟雾(佛教仪式中常以雾气象征神秘或超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香炉峰的奇特景色和佛教仪式中的神秘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