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雾春天海浪惊,斜阳江上哭残兵。
野禽飞上将军树,田父来耕沪渎城。
剑蚀土花秋后老,血侵鬼火夜深明。
羊昙清唱桓伊笛,并入萧萧暮雨声。
诗句释义:
- 黄雾春天海浪惊: 描述了春天时,黄雾弥漫,海浪因之而显得格外惊悚。
- 斜阳江上哭残兵: 指在夕阳的余晖下,士兵们在江边悲泣,形容战争的残酷。
- 野禽飞上将军树: 将军的树上飞来了野鸟,暗示了将军的孤独和无助。
- 田父来耕沪渎城: 描述农民在田里耕作,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勤劳。
- 剑蚀土花秋后老: 剑锋侵蚀了土地,使花朵凋零,比喻战争的破坏力和生命的脆弱。
- 血侵鬼火夜深明: 血染的鬼火在夜深时显得格外明亮,暗喻战场上血腥的景象。
- 羊昙清唱桓伊笛: 羊昙在清唱桓伊的笛子曲,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 并入萧萧暮雨声: 将上述所有元素融入萧索的雨声中,形成一种凄凉的氛围。
译文:
黄雾蒙蒙,春意盎然,却因海浪的惊涛骇浪而显得有些凄迷。斜阳西下,江边的士兵们在哭泣,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野鸟飞翔到将军的树下,仿佛是在哀悼那些失去的英魂。田间的老农正在辛勤耕作,展现出生命的坚韧。剑锋穿透土壤,使得花朵凋零,生命在这残酷的战争中显得如此脆弱。战场上血迹斑斑,鬼火在黑暗中闪烁,映照出战争的惨烈。羊昙在吹奏桓伊的笛子,似乎在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所有这些景象,都融入了萧瑟的雨声中,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战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和生命脆弱的感受。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黄雾与春光、海浪与江边的士兵、野鸟与将军树等),以及生动的形象(如血染的鬼火和萧瑟的雨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和社会的破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体现了人类对于和平、正义和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而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