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披天棘,通林压海榴。
亭中人独坐,门外水长流。
鹿小群分疃,翁衰自饭牛。
乱云堆几席,点缀与沙鸥。

【注释】

  1. 题画:诗的体裁,以题意或景物入诗。
  2. 峭壁:高耸而陡峻的山崖。披天棘:长满了荆棘的高崖。
  3. 通林:指树林。压海榴:像大海一般宽广的石榴园。
  4. 亭中人独坐:在亭子里一个人坐着。
  5. 门外水长流:门前的水流长流不息。
  6. 鹿小群分疃:鹿群在大地上散开,像是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7. 翁衰自饭牛:老翁自己喂养着牛。
  8. 乱云堆几席:乱云堆积在座位和席子上。
  9. 点缀与沙鸥:点缀着沙滩上的鸥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节奏鲜明,音韵铿锵,给人以美感。
    首联两句是写远景。“峭壁披天棘”,描写了一幅峭立的山崖图,上面长满了茂盛的荆棘,直插云天;“通林压海榴”,描写了一片石榴树覆盖的森林,其规模之大如同大海一般,令人望而生畏。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描绘景物的高度和广阔,为后文进一步描写景色做了铺垫。
    颔联两句是写近景。诗人独自一人坐在亭子里,欣赏着眼前的自然美景。而门前流淌的河水却始终没有停歇,仿佛永远在向前流淌。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颈联两句是写动物的活动。“鹿小群分疃”,描述了鹿群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活动,像是被划分成了不同区域一样;“翁衰自饭牛”,则展现了一位年迈的老翁正在喂自己的牛,形象地表现了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是写自然现象。“乱云堆几席”,描述了天空中乱云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点缀与沙鸥”,则描绘出沙滩上的鸥鸟在云层中自由飞翔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