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出山何所适,来作长安五侯客。
摛藻朝飞北海云,磨崖夜泣南山石。
长安二月花含烟,意气翩翩侠少年。
千场博戏章台下,百发乌号细柳前。
山人敝衣衣后穿,拾谒欲向何人怜。
投珠委玉盈尺笺,饥来不售囊中钱。
短歌为君君自慰,且拂琅玕谢时贵。
王生解袜只自嗤,世间那有张廷尉。
【注释】
山人:对隐逸者的尊称。五侯客:指达官显贵。藻:文采,才华。磨崖:刻石记事。博戏:古时一种娱乐活动。章台:汉代长安城西的一处地名,此处代指京城。乌号:《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善射,走石千里外。”细柳:即细柳营,位于长安城外。王生:即王昌龄,字少伯,唐开元年间进士。张廷尉:唐代名臣张九皋,曾任大理寺丞。琅玕:美玉。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隐士到长安求仕的故事。诗人借隐士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看法和态度。
首联“山人出山何所适,来作长安五侯客”,说吴山人在山里隐居生活已久,现在来到繁华的长安做五侯家的客人,这两句看似写隐士出山,实际上却是反其意而用之:作者以吴山人为第一人称,表达出自己虽在朝廷为官,却仍怀念着山野田园、远离尘嚣的生活,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怀。
颔联“摛藻朝飞北海云,磨崖夜泣南山石”描绘了隐者在朝廷中受到冷落的情景,一方面他像朝云一样飞向北海,自由自在;另一方面,他的心却如同夜泣的石头,无法平静下来。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将隐士在朝廷的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颈联“长安二月花含烟,意气翩翩侠少年”则进一步描写了隐士在长安的所见所感。长安的春色如诗如画,让人赏心悦目;然而,尽管环境优美,但隐士的心情并未得到丝毫的放松和愉悦。相反,他仍然保持着那种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正如一位英俊潇洒的侠客一般。
尾联“千场博戏章台下,百发乌号细柳前”则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讽刺和调侃。在这里,隐士被描绘成是一个善于赌博的人;同时,他也像战场上英勇善战的战士一样,能够一击即中。这些描述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充分展现了他对赌博与战场的热爱和痴迷。
最后一联“山人敝衣衣后穿,拾谒欲向何人怜”,则是对隐士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虽然四处奔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始终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赏识。这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最后一句“投珠委玉盈尺笺,饥来不售囊中钱”则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无奈和辛酸的表达。尽管他曾经满怀信心地向他人献上自己的才华和才能,但最终却只得到了一份简短的回信和一个空空如也的信封。这种失落和沮丧的情感让人深感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和对仕途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仕途现实的无奈。它既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