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栖谷口,潘岳赋闲居。
长揖辞明主,为农返故庐。
雪消巴岭出,天入锦江虚。
莫待杨雄老,潜夫早著书。
【注释】
子真: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栖谷口:隐居于庐山的东林寺。潘岳:指晋代潘安,字安仁,曾任洛阳令,后因得罪贾南风,被迫辞官,隐居于金谷别墅,自号金谷居士。赋闲居:指他所作的《闲居赋》。长揖:拱手作揖。明主:贤明的君主。为农:归隐务农。故庐:老宅。巴岭:四川境内的大雪山(巴山)。锦江:长江在四川流经的一段,即成都附近的江面。杨雄:西汉辞赋家扬雄。潜夫:《潜夫论》,扬雄所作。《潜夫论》中有“士不素伏,则流淫于异端”之语。早著书:早有文章传世。
【赏析】
此诗送同年谢子儒致仕归蜀,诗人以陶渊明、潘岳自况,表达了自己退居田园,归田种田的愿望。
首两句用典,写陶潜和潘岳的事迹。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隐居于庐山的东林寺。潘岳,字安仁,曾任洛阳令,后因得罪贾南风,被迫辞官,隐居于金谷别墅,自号金谷居士。这两句是说:我与谢子儒同是隐逸之士,我与潘安一样辞官归隐。
颔联是说:我要向皇帝长揖辞别,回到故乡去务农。
颈联是说:雪消后从巴山上走下山来,天已进入锦江上空了。这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寓含着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情。
尾联是勉励之意,劝友人不要等到年老才想起著书立说来,要及早著书传名。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