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
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
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
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重登鼓山绝顶

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注释:春日里我再次登上了鼓山的顶峰,与友人约定的重聚让我欣喜不已。当云雾散去时,我看到整个山峰都呈现出一片开阔的景象。我靠近灵洞,看到了通往三岛的路;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天空如同被平整地铺开一样。风吹过,烟雾在四周环绕着我,似乎在傲视着千古的人和宽广的天地。在鼓山的顶部,我感受到了一种快乐,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我。在这里,我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我也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这里的一些文化遗迹已经被岁月侵蚀,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日重访鼓山的一段回忆和感慨。诗人以“重登鼓山绝顶”为开头,表达了他对这次重游的期待和兴奋。诗中通过描绘春山、云开、灵洞、三岛路、碧霄、列仙台等自然景观,以及风烟、天地、海等元素,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宏大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的风烟傲睨,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长河的感叹。

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对于斯文残刻的担忧,以及对鼓山之巅美景的珍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自己曾经创作过的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对鼓山之巅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他也通过提及斯文残刻,反映了他对于文化破坏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敬畏。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它通过对春日重访鼓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历史长河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