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宫花木芳,炎景驻清凉。
细雨霓裳湿,微风箫管长。
偃松成小榭,卧柳作匡床。
羽士擎金液,芝童扫石堂。
放鱼先凿沼,养鹤预储粮。
不愿携鸡犬,时来访醉乡。

【注释】

夏日同曾中舍明吾汪处士公干显灵道院:夏日,指夏季。同曾,同曾中舍,曾中舍是诗人的朋友。显灵,指显灵观,是道观。道院,指道观。

仙宫:指显灵观,仙宫即仙宫道观。

炎景:炎热的天气。

细雨霓裳湿,微风箫管长:细雨和微风使衣裙和箫管湿润,形容清凉宜人。

偃松成小榭,卧柳作匡床:在松树旁搭建了一个小亭子,躺在柳树下做一张床。

羽士擎金液:道士举着金色液体。

芝童:道士弟子的通称。扫石堂:打扫道观里的石头台阶。

放鱼先凿沼:在池塘里养鱼,需要先挖一个池子。

养鹤需储粮:养鹤要储备粮食(因为鹤以稻米为主食)。

不愿携鸡犬:不想要鸡犬跟着自己。

时来访醉乡:时不时去拜访这个“醉乡”,享受这里的酒和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游览道观的七言绝句。诗中用清丽的语言描写了夏日游览道观时所看到的景物及所见之景的感受,表达了对道观的喜爱之情。

前六句写道观之景。首句“仙宫花木芳”,点出道观所在之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次句“炎景驻清凉”写出夏季的炎热被这里驱散,清凉宜人。三、四两句写环境之幽雅:“细雨霓裳湿,微风萧管长。”细雨像仙女的纱裙一样飘逸,微风吹过,发出阵阵悠扬的声音。五、六两句写山中的静谧:“偃松成小榭,卧柳作匡床。”在松树旁搭起了小亭子,躺在柳树下做一张床,享受这宁静的生活。后两句写道士之生活:“羽士擎金液,芝童扫石堂。”道士们手持金色液体,道士弟子们打扫着石阶上的灰尘。

最后两句写游人之心。“放鱼先凿沼,养鹤需储粮。”为了放鱼和养鹤,他们首先在池塘里挖了坑,为鹤准备了食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现了道观生活的艰辛与乐趣。尾联则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愿携鸡犬,时来访醉乡。”不想携带家中的鸡犬来此,经常来这个“醉乡”享受这里的美酒和美景。

全诗用词简练,意境优美,生动地描绘出了夏日游览道观时所见景色及内心感受。通过对道观环境的描写和道士生活的刻画,展现了道教的清静、超然和自由的精神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