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吞大泽,台上起悲风。
汉世人心属,君王马步工。
孤城苍树断,野戍暮烟空。
独有彭门会,高秋怀宋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芒砀吞大泽,台上起悲风。
汉世人心属,君王马步工。
孤城苍树断,野戍暮烟空。
独有彭门会,高秋怀宋公。
翻译为现代汉语后,诗句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以下是逐句解析:
- “芒砀吞大泽,台上起悲风。”
- 芒砀:辽阔无垠的样子。
- 吞:形容大泽的广大无边。
- 大泽:这里指代广阔的自然空间或历史背景。
- 台上起悲风:在台上感受到强烈的悲伤气氛。
- 悲风:指一种悲凉的氛围。
- 汉世人心属,君王马步工。
- 汉世:汉朝时期。
- 人心属:人心归附。
- 君王:指项羽,项羽自称是西楚霸王。
- 马步工:指善于骑术和战马技术。
- 孤城苍树断,野戍暮烟空。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堡。
- 苍树断:荒凉的树木折断。
- 野戍:驻扎在城外的哨所。
- 暮烟空:夕阳下,烟雾弥漫,显得空旷寂静。
- 独有彭门会,高秋怀宋公。
- 彭门:彭城,项羽的故乡。
- 高秋:秋季,指秋天的时候。
- 宋公:指历史上著名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 怀:怀念,思念。
- 赏析:
- 诗的开头通过描写项羽的悲壮一生,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哀叹和对历史的反思。
- 中间两句通过对“汉世人心属”和“君王马步工”的描述,展现了项羽的英勇和智慧。
- 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项羽为背景,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悲剧命运。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