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桡伐鼓漾回波,美酒千钟开棹歌。
秦筝甫停越讴发,落日微风双翠蛾。
芳年易尽瑶华晚,白日朱颜愁不返。
横笛他乡未忍闻,空斋独坐成长叹。

【注释】

临淮:地名,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南。秋夜:指秋天的晚上。棹歌:船桨划动时发出的声音,也泛指船夫唱的歌。秦筝:古代弦乐器。甫(fǔ):刚、立即的意思。越讴: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双翠蛾:指美女。这里以翠蛾形容女子的眉毛。芳年易尽:美好的年华容易消逝。瑶华:美玉,这里比喻青春年少。白日朱颜:白日,即阳光。朱颜,红润的面色,这里指年轻的美貌。他乡未忍闻:不忍心听到别人吹笛子。长叹:长声叹息。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流寓临淮时期,描写了他在秋夜里与友人相聚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开头两句是写秋夜美景和饮酒助兴的情景:秋水荡漾着波光粼粼的涟漪,船夫们敲着船帮,击打着船桨,发出阵阵悠扬的歌声;船上的人喝的是美酒千钟,欢歌笑语,热闹非凡。“鸣桡伐鼓”是说船工们敲打着船帮,击打着船桨来驱散波浪;“漾回波”是说船儿行驶在水中激起层层浪花,随着波浪起伏。“美酒千钟开棹歌”,是说船工们一边摇船一边高唱着欢快的船歌,畅饮美酒,其乐融融。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秋夜行船上的优美图画。“美酒千钟开棹歌”,是说船上人喝得大醉,船工们击打着船帮,击打着船桨来驱散波浪;“漾回波”是说船儿行驶在水中激起层层浪花,随着波浪起伏。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秋夜行船上的优美图画。

第三句写船上奏乐,越讴发曲,接着第四句写落日微风中的佳人的倩影。“秦筝甫停越讴发”,“甫”通“甫”,刚、立刻的意思,“秦筝甫停”是说刚刚停歇了秦地的筝乐,“越讴发”是说南方的乐曲开始奏响。“落日微风双翠蛾”,是说落日余晖中,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在微风吹拂下,微微翘起如翠鸟展翅欲飞,十分动人。这是对上一句“秦筝甫停越讴发”的具体形象化的描绘。

第五句写青春易逝,韶华不再。“芳年易尽瑶华晚”,是说青春年华如同美玉一样容易消磨掉,而青春已晚,韶华不再。“瑶华”是指年轻貌美的容颜。

第六句写青春年华如同美玉一样容易消逝,而青春已晚,韶华不再。“白日朱颜愁不返”,是说青春年华如同美玉一样容易消逝,而青春已晚,韶华不再,青春已逝,容颜不再,所以愁容满面。“他乡未忍闻”,是说虽然身在他乡,但内心仍不忍听闻那使人伤心的笛声,“空斋独坐成长叹”,是说自己独自坐在空室中感叹不已。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全篇没有直接议论或叙述,但通过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