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堂庑草,托根近华楹。
膏露既濯芳,惠风荡扬馨。
匪蒙阳和力,孰使微物荣。
中天驶景流,青节坐易盈。
但忧德泽违,岂惜憔悴并。
愿言相蔓结,嗟彼春逝程。
寸心虽难报,拔去当复生。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诗句 | 译文    
---|---    
靡靡堂庑草,托根近华楹。 | “靡靡”形容草木丛生,这里指春草堂上的草茂盛的样子。“托根”指的是植物的根部扎在土里。“华楹”是华丽的屋檐。    
膏露既濯芳,惠风荡扬馨。 | “膏露”指的是露水滋润了大地,使花草更加芳香。“惠风”是指温柔的风,它吹过花草丛中,使得花香四溢。    
匪蒙阳和力,孰使微物荣。 | “非”是否定词,“微物”指的是微小的事物或生命。“荣”在这里指的是兴盛、繁荣。诗人认为不是阳光和雨水的力量使万物生长繁荣,而是微小的生命本身得到了恩惠。    
中天驶景流,青节坐易盈。 | “中天”是指天空的中心,这里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极点。“驶景流”指的是景象快速流逝。“青节”可能是指绿色的植物,这里用来象征生命的短暂。    
但忧德泽违,岂惜憔悴并。 | “但忧”表示忧虑,担忧的事情。“德泽”指的是恩惠和利益。“憔悴”是指疲惫和衰弱。诗人担心自己的德行和恩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不惜自己变得憔悴。    
愿言相蔓结,嗟彼春逝程。 | “愿言”表示希望,愿望。“蔓结”指的是植物生长得旺盛,这里比喻人际关系紧密。“嗟彼春逝程”指的是感叹春天即将过去的时间。诗人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就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和生机。    
寸心虽难报,拔去当复生。 | “寸心”指的是微小的心思或情感。“虽难报”表示难以回报。“拔去”意味着去除或者摆脱某种束缚或困境。“当复生”指的是重新获得新生或者机会。诗人认为自己的微小心思很难得到回报,但是一旦摆脱了困境,就有机会重新获得新生。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于生命、友情和道德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草堂上草木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他以“靡靡堂庑草,托根近华楹”开篇,描绘了春草堂上的草木生长得繁茂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旺盛。接着,诗人通过“膏露既濯芳,惠风荡扬馨”等诗句,表达了大自然赋予生命的美好和恩赐。然而,他也意识到不是自然的恩惠让万物得以生长,而是因为万物本身的努力和坚持。因此,他用“非蒙阳和力,孰使微物荣”来强调万物自身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德行和恩惠的珍视。他在“但忧德泽违,岂惜憔悴并”两句中表达了担忧自己德行不足,害怕无法回报恩惠的心情。但他又用“愿言相蔓结,嗟彼春逝程”来表示自己希望与朋友之间建立深厚的联系,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最后,“寸心虽难报,拔去当复生”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反思。虽然他觉得自己的情感难以回报,但他认为只要摆脱了困境,就有机会重新获得新生。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道德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