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登危亭,江风堕轻帻。
空明入远眺,天水如不隔。
日落震泽浦,潮来松陵驿。
绵绵洲溆平,莽莽葭菼积。
凭栏不敢唾,下有龙窟宅。
帆归云外秋,鸟下烟中夕。
欲炊菰米饭,待月出海白。
唤起弄珠君,闲吹第三笛。
松江亭(在吴江垂虹桥上)松江亭,在吴江垂虹桥上。此亭为宋时所建,后废。明弘治中张元汴重建,正德间重修。亭前有小池,池南为平远堂、飞龙阁,池北为观鱼台。台上有“松陵八景”石刻。亭为四方形,四周环以短墙,前出廊,左右各三间,中间一间稍大。明时,名士辈出,如王世贞、杨维垣、董其昌等曾来此饮酒赋诗。今亭已废,仅余旧基而已。
泊舟登危亭,江风堕轻帻。
诗人登上危亭,乘着江上的凉风,脱下了帽子。
空明入远眺,天水如不隔。
放眼远眺,只见天空与水面相接,浑然一体,仿佛没有分界。
日落震泽浦,潮来松陵驿。
太阳落山了,诗人登上松陵驿,准备乘船回家。
绵绵洲溆平,莽莽葭菼积。
洲溆之间,水波荡漾,一片平坦;岸边芦苇茂密,堆积如山。
凭栏不敢唾,下有龙窟宅。
诗人倚着栏杆,不敢吐口水,因为下面就是龙居住的地方。
帆归云外秋,鸟下烟中夕。
船帆飘向云层之外,鸟儿飞向烟雾之中的傍晚。
欲炊菰米饭,待月出海白。
诗人想煮些菰米饭,等月亮升起时再把它放到海上去。
唤起弄珠君,闲吹第三笛。
请玉人儿唤醒弄珠的美人,我在这里闲适地吹起第三支曲子。
注释:
1.松江亭:在江苏吴江县(今属上海市)。亭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代曾重修,清初又重修过。
2.危亭:高耸的亭子。
3.堕:脱落。
4.空明:清澈见底的水或空气。
5.震泽浦:在今江苏省吴江县东南。
6.松陵驿:在今江苏省吴江县南。
7.葭(jiá)菼(tǎn):一种植物名。一说即芦荻。
8.龙窟宅:指江中的龙穴。
9.第三笛:指《广陵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秋天,当时诗人正在松江亭游览。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松江亭欣赏自然风光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