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鸟语凉,斜阳竹深见。
频来非看花,借读《高僧传》。

【注解】

过:通过。师子林:即灵鹫山,在浙江省天台县东北,相传是佛祖讲经说法的场所,山上有石塔名“法雨寺”或“灵鹫寺”。

【赏析】

此诗写经过灵鹫山时,见其山高林密,幽深清寂,遂产生出对佛家的向往之情。

“雨余鸟语凉”,首句点明时间是在雨后,天气凉爽,诗人来到灵鹫山上,只见鸟儿们正在树上啼鸣,仿佛在为人们带来清凉。这里的“雨余”“凉”和“鸟语”等字眼都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斜阳竹深见”,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灵鹫山的美景。夕阳的余晖透过茂密的竹林,使得整个山景显得更加幽静深远。这里的“斜阳”“竹深”和“见”等字眼,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

“频来非看花”,诗人来到灵鹫山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佛家的向往之情。

“借读《高僧传》”,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在灵鹫山上所做的事情。他不仅游览了美景,还借阅了有关佛家的书卷,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里的“借读”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佛学的热爱和尊重,也体现了他求知若渴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灵鹫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佛学知识的借阅,展现了作者对佛家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