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客言迈,薄送城之隅。
薰风应律来,炎蕴稍驱除。
袅袅微云生,忽忽翳天衢。
迢迢郊河树,冉冉南行车。
行车当万里,会面不须臾。
岂不怆中怀,何能少踟蹰。

【注释】

  1. 悠悠:形容人远行时的神态。2. 薄送:指不远地送行。3. 城之隅:指城外。4. 薰风:温暖的春风。5. 炎蕴:炎热的夏气。6. 袅袅微云生:轻细的白云在天空中缓缓升起。7. 忽忽:形容云彩流动的样子,这里指云雾弥漫。8. 翳天衢:遮蔽了道路。9. 迢迢:遥远的样子。10. 郊河树:郊外的大路旁的树木。11. 冉冉:慢慢地。12. 南行车:南边的车子。13. 万里:万水千山,形容距离遥远。14. 会面不须臾:相见的时间很短。15. 中怀:内心。16.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舒国裳谪居闽中的同情与安慰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旅途所见、所感、所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以及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首句以“悠悠客言迈”起兴,写诗人远道相送的情景。“悠悠”,形容人远行时的神态;“客言迈”,指不远地送行。这句既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又点明了送行的原因——友人即将踏上贬谪之路,诗人不忍离去。接着,诗人用“薄送城之隅”来描绘送行的场景,意为不远地送行。这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又为下文的抒怀作了铺垫。
    接下来四句,诗人以“薰风应律来,炎蕴稍驱除”开头,写诗人看到夏日的来临,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担忧之情。“薰风”,温暖的春风;“应律”,顺应季节的节令;“炎蕴”,炎热的夏季气息;“稍驱除”,逐渐驱散。这四句既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又暗示了友人即将面临的艰难困苦。
    诗人用“袅袅微云生,忽忽翳天衢”来描写友人即将离开时的自然景观。“袅袅”,形容云彩轻盈而飘渺的样子;“忽忽”,形容云彩流动的样子;“翳”,遮蔽;“天衢”,指道路或大道。这两句既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诗人用“迢迢郊河树,冉冉南行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迢迢”,形容路途遥远;“郊河树”,指大路旁的树木;“冉冉”,形容车子缓慢移动的样子。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体现了他对仕途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两句,诗人用“行车当万里,会面不须臾”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行车”指行者或旅行者;“当”表估计、认为;“万里”,形容路途遥远;“会面不须臾”,指相见的时间很短。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又体现了他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