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适意,萧然思故庐。
故庐久荒寂,人生安所居。
坐卧得率意,侧步心常舒。
宁如日束带,三驺为前驱。
徒尔眩人目,宛然受羁拘。
寄声示僮仆,洒扫吾庭除。
【注释】:
- 述怀: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
- 遇事不适意: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 萧然:寂寞,冷清的样子。
- 故庐:旧屋,即作者的家。
- 故庐久荒寂:故居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
- 人生安所居:人活在世上,到底该住在哪里呢?
- 得率意:随意,不受约束。
- 侧步心常舒:走路时心情舒畅。
- 宁如日束带:宁愿像太阳那样光明正大。
- 三驺(zōu)为前驱:有三个人在前面引路。
- 徒尔眩人目:白白让旁人眼花缭乱,受其迷惑。
- 宛然:好像,仿佛。
- 羁拘:束缚,拘束。
- 寄声示僮仆:告诉家中的仆人们。
- 洒扫:打扫,扫除。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以“述怀”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现实的一种感悟。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首句“遇事不适意”,点明了诗人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感到心情不畅。第二句“萧然思故庐”,则是诗人在沉思中想起了自己的家——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这里的“故庐”既指诗人的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思念。第三句“故庐久荒寂,人生安所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他感叹自己虽然身处故乡,但已久无人烟,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接下来四句是诗人对这种状态的自我解嘲和解脱。他认为,只要能够随意自在地行走,不受束缚,就完全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坐卧得率意”指的是诗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而“侧步心常舒”则是指无论何时何地,诗人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和嘲笑。他宁愿像太阳一样光明正大地生活,也不希望被世人所迷惑和束缚。同时,他也告诫家人不要被他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真相。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因此,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