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
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
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
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南台寺题壁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诗人的归隐之情。

其一,“自祝融峰归至南台寺少憩”二句,写自己登山而归,到达南台寺稍事休息。“自”“至”二字,写出了诗人登山归来的一路行程。“自祝融峰归”,是说自己从祝融峰下来后,又来到南台寺歇息。“南台”是指位于今江西吉安市境内的南台寺。

其二,“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二句,写南台寺周围景色,表现诗人游山的情趣。“南台禅阁”指南台寺。“傍山隈”即靠近山边。这一句的意思是:南台寺的禅房紧依着山边,万木环抱,苍松翠柏,青藤缠绕,石阶曲折蜿蜒,幽静深邃。“万木阴森”,“石径回”,都是写南台寺周围的山林景色。“阴森”是阴暗森密的意思;形容树木枝叶繁茂密集,显得十分浓密昏暗的样子。“石径回”意思是石头铺成的小路曲折盘旋,回旋往复,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阴森”、“石径回”都写出了山林中清幽寂静的氛围。“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两句意思是:沿着山路走了十里地才走到山顶,眼前展现的是一片茫茫云海。“望中”指眼前、眼前所见之处。这两句写出了登上南台寺顶峰后看到的景色,也表明诗人已经到达山顶。

其三,“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二句,写寺庙内松树丛生,钟声静寂,只有僧人和野鹤,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松房”指寺庙中的一间房屋,可能是僧房或禅房。“钟静”,指钟声响起时很寂静。“石鼎”,用石头做成的锅。“茶香”,指寺庙中的僧人煮茶时的香味。“有鹤来”,指有仙鹤飞临寺庙。这两句的意思是:松林中僧人住的房子,每当钟声敲响时,总是寂静无声,只有几只仙鹤飞来。“松房”、“钟静”、“有鹤”等词语,都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其四,“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二句,点题,表明自己虽然想留下诗篇,但未能如愿以偿。“弥明”,这里指诗人自己。“此间才”,这里指南台寺这个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本想留下一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情,但是没有成功。我之所以没有留下诗句,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懂得欣赏山水的人。“诗不就”,就是没有留下诗句。“此中才”,指这里的山水风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因此才能写出好的诗句来。这两句是说:我本来想留下一首诗表达我的情怀,但没能完成。我之所以没能留下诗句,是因为我是懂山水的人。

这首诗前六句主要描写了南台寺周围的自然景色,最后两句则点出了自己未能留下诗句的原因,是因自己是懂山水的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诗人的归隐之情。

【答案】

自祝融峰归,至南台寺,少憩。

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

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

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

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