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
指说前村寺,当时证果回。
注释: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证果寺
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
指说前村寺,当时证果回。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西山后,从红光寺经过延寿寺,来到证果寺时的情景感受。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证果寺”首句交代了游踪。诗人从红光寺出发,一路向西游览,到达延寿寺,沿途所见都是苍松翠柏,景色优美。最后来到了证果寺。
“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这两句写出了山林间的宁静景象。泉水潺潺流淌,山谷里的溪水清澈见底;野路蜿蜒曲折,仿佛是山间的道路。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远处的红光寺在视野中逐渐变得模糊,而眼前的青嶂山脉却在不断地逼近。这种远近对比使得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的景致。山上的松树在暮色中摇曳生姿,仿佛在迎接着雨滴的到来;而方丈寺前的台阶上长满了秋苔,显得格外的古老和沧桑。
“指说前村寺,当时证果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前村寺的回忆。他曾经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西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