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西望太行山,咫只投繻向玉关。
有客漫然疑白璧,无媒终不悔红颜。
流离逆旅人情去,萧索寒风壮士还。
千载披裘怀想像,分明意气满尘寰。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有客漫然疑白璧”,意思是说有位客人对这白璧漫不经心地怀疑起来;“无媒终不悔红颜”,意思是没有媒人终究不后悔自己曾经有过的美貌;“流离逆旅人情去”,意思是在流离失所的旅店中,人们的心情都变了;“萧索寒风壮士还”,意思是萧索的寒风吹拂着将士们,他们要回到家乡了;“千载披裘怀想像,分明意气满尘寰”,意思是千年以来,披着貂皮的人怀念着当年的景象,他们的豪情正气充满了整个宇宙。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读懂原诗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明确诗人的情感态度,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归兴”的意思是归乡之志,全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田园生活,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不愿为名利而奔波劳碌,渴望归隐田园的情怀。

3.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读懂原诗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明确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从而得出答案。“侧身西望太行山”,“侧身”是侧面描写,“西望”是正面描写,“太行山”是背景。“咫只投繻向玉关”,“咫”“玉关”是比喻,“投繻”是典故。“有客漫然疑白璧”,“漫然”是不加思索。“无媒终不悔红颜”,“无媒”是无门路。“流离逆旅人情去”,“流离”是形容旅途艰难。“萧索寒风壮士还”,“萧索”是凄凉萧条。“千载披裘怀想像”,意思是千年以后,披着貂裘的人仍然怀念当年的风光。“分明意气满尘寰”,意思是他的豪情壮志充满了整个宇宙。

【答案】

归兴

侧身西望太行山,咫只投繻向玉关。

有客漫然疑白璧,无媒终不悔红颜。

流离逆旅人情去,萧索寒风壮士还。

千载披裘怀想像,分明意气满尘寰。

译文:

我站在西边望着太行山,一箭射到边关。

有个客人漫不经心地怀疑白璧,没有媒人他不会后悔自己的美貌。

流离失所的人们离开了驿站,萧索的寒风吹拂着将士们,他们即将回家。

千年之后,披着貂裘的人仍然怀念着当年的风光。

他们豪迈的意气充满了整个宇宙,令人肃然起敬。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五载),当时李白在长安任翰林供奉,过着闲适的生活。本诗就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