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杖履在钱塘,又向庐山住草堂。
参法直皈新慧远,怀人还忆旧高阳。
石梁桥滑褰衣稳,瀑布岩高漱齿香。
指日菟裘吾计就,相寻应到虎溪旁。

得李烟客祝发庐山书

昔年杖履在钱塘,又向庐山住草堂。

参法直皈新慧远,怀人还忆旧高阳。

石梁桥滑褰衣稳,瀑布岩高漱齿香。

指日菟裘吾计就,相寻应到虎溪旁。

注释:

  1. 得李烟客祝发庐山书:得到李烟客寄来的关于他辞官隐居庐山的书信。
  2. 昔年杖履在钱塘:从前我在钱塘作官的时候。
  3. 又向庐山住草堂:又在庐山建了一座简陋的茅屋,作为居住的地方。
  4. 参法直皈依新慧远:我直接信奉新出的佛教大师慧远。
  5. 怀人还忆旧高阳:思念故友高洋(字子进)。
  6. 石梁桥滑褰衣稳:石梁桥滑,所以撩起衣服稳住。
  7. 瀑布岩高漱齿香:瀑布从高山上流下,水花飞溅,令人神清气爽,仿佛能漱洗牙齿一般。
  8. 指日菟裘吾计就:指日可待,我已为退休后的隐居准备妥当(“菟裘”即“兔裘”,用皮毛制成的冬天穿的外衣)。
  9. 相寻应到虎溪旁:不久我们还可以相聚到虎溪旁边。(“相寻”是相互寻找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风格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描绘了朋友辞官隐居后的生活,表达了对他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祝福。
    首句“昔年杖履在钱塘”,回忆昔日在钱塘作官的情景,暗示了他辞官的原因。接着,“又向庐山住草堂”,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中间两句“参法直皈依新慧远,怀人还忆旧高阳”,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石梁桥滑褰衣稳,瀑布岩高漱齿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
    尾句“指日菟裘吾计就,相寻应到虎溪旁”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他认为自己的退休计划即将实现,并表示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与他重逢。
    整首诗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真挚而热烈,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