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鹊林栖尽,秋窗细雨来。
野云天共远,凉气夜交催。
檐溜断仍滴,灯花落更开。
幽人心赏足,孤咏寄高怀。
秋斋夜听雨二首其一
注释:
鹳鹊林栖尽,秋窗细雨来。
鹳鹊:指鹳和鹊,常在秋天栖息在树林中。
林栖尽:树林里的鸟已经全部飞走。
秋窗细雨来:夜晚的窗户下飘来淅沥的细雨。
野云天共远,凉气夜交催。
野云:远处的天空中的云。
天共远:天空与远方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凉气夜交催:凉爽的夜风让人感到寒意阵阵。
檐溜断仍滴,灯花落更开。
檐溜:屋檐下的水流,断仍滴:即使水流中断但仍继续滴落。
灯花落更开:即使灯泡烧尽了,但仍然重新点燃并再次点亮。
幽人心赏足,孤咏寄高怀。
幽人:隐士,指那些隐居山林的人。
赏足:欣赏足够了。
孤咏:独自吟唱。
寄高怀:寄托高远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雨景对人的触动,以及在这种情境下诗人内心的感受和表达。开头两句“鹳鹊林栖尽,秋窗细雨来”直接引入主题,描述了秋天的夜晚,当树叶开始凋零,鸟儿也离开了树巢,而窗外却飘来了淅沥的雨声。这种天气的变化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孤独和宁静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静谧之中。
接下来的“野云天共远,凉气夜交催”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感受。诗人通过观察天空和感受到的凉意来加深这种孤独感。夜晚的凉风吹过,使诗人感觉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他告别。
“檐溜断仍滴,灯花落更开”这两句诗则是对前两句情景的延续。尽管屋檐下的水已经断了,但是水滴仍然不断滴落;灯泡虽然烧尽了,但是仍旧能重新点燃并再次点亮。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连续,更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幽人心赏足,孤咏寄高怀”则将这种孤独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在深深的寂静中找到了内心的满足,他独自吟唱,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寄托在高远的情怀之中。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