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琼南瘴海涯,孤标拔地接千家。
云烟五色时来往,千尺峰头自吐花。
【注】笔:指松树的枝干;文笔峰:在湖南衡阳市西,相传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曾在此山读书。
【赏析】诗题一作《松》。
第一句说,这株古松耸立在湖南衡山之南的瘴疠海中,孤标独峙,与千家万户的楼阁相连接。“孤标”,是说它高峻挺拔,出类拔萃。“拔地”,即直刺云天。“接千家”,既形容其高,又形容其壮。
第二句说,这株古松上常年缭绕着袅袅云烟,有时还时隐时现,好像有五颜六色的东西在其间往来浮动。“缭”是盘旋、环绕的意思,“五色”,形容缭绕的云烟色彩斑斓,变幻无穷。“来往”,是写云烟缭绕的动态。
第三句说,它那高达千尺的峰头,就像吐出的花朵一样。“自吐花”,是说它自己开绽出美丽的花朵,而不必借助于人的手。“千尺峰头”,是指山峰的高度,也是指峰顶的松树。“吐花”,是写松树上长满翠绿的针叶和绽开的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瑰丽的画图:一棵高大的古松矗立在湖南衡阳市西的文笔峰上,枝叶苍翠如盖,云雾缭绕其间,四季常青。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高大挺拔,形象逼真;用富有表现力的比喻,赞美了它的生命力强盛旺盛,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